科技的快速發展、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顧客需求的提高,傳統的餐飲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餐飲企業需求與用戶標準,更為個性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智慧餐飲新生態的互聯網+餐飲的運營模式也就應運而生。
這幾個月,上海的餐飲業出現了一種進階玩法———“到桌點餐”。走進一家餐館,隨便找個空位坐下,掃一掃桌上的二維碼點菜;過不多久,服務員就會將菜品“定向”送來;用完餐,線上買個單,悄然走人……消費者和服務員之間的“親密接觸”,有縮減到兩次“照面”的趨勢———只有引位和送菜需要服務員現身,點餐和結賬環節統統不需要服務員參與了。有業內專家認為,在餐飲業服務人員高頻流動的背景下,這種“半自助方式”對于節省勞動力大有裨益。
餐廳作為人們社交的重要場所,只是提供簡單的飲食已經無法滿足年輕人的需求,創新的體驗成為競爭的重點之一,因而數字化改造是他們希望將顧客拉回餐廳所采取的措施。
目前無論是麥當勞還是肯德基均都已完成了與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對接,提供免費 WIFI;雙點式柜臺也在越來越多的門店出現,一方面可以減少等候時間,同時也是為滿足手機訂餐、外賣服務的需要。
今年4月,肯德基中國首家概念店“Original+”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業,還聯合百度推出了智能機器人點餐,吸引了不少眼球。同時麥當勞也宣布,將在全國逾1000家餐廳完成“未來2.0“升級,整合數字化、個性化和人性化的軟硬件,包括雙點式柜臺、觸屏自主點餐機、動態電子餐牌以及移動支付等,將全面提升顧客的用餐體驗。
餐廳經營中最大的三筆開支分別來自食品成本、房租和人員費用,“智慧餐廳”模式讓顧客用自助的方式替代了一部分服務員,讓餐飲企業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對人員成本平均占到1成以上的餐飲行業來說,人員的精簡也大大節省了人員培訓和管理帶來的時間成本,每逢年關上演的“用工荒”也將有效緩解。同時,因為縮短了用餐前后的等待時間,也更符合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年輕消費群體更喜歡。
不得不承認,傳統的餐飲模式正在朝著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業內人士表示,實施行之有效的運營管理關系到餐飲行業的生死存亡,智慧餐飲以互聯網+的思維模式將線上線下的運營管理有機結合,大力優化了傳統餐飲行業的經營環節,讓“餐廳開到手機里”變為現實。
本文來源于中國商網作者xinran,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