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跨入創新時代,主題、體驗、跨界、融合已成商業地產創新常態,部分創新品牌更是異軍突起,一路高歌猛進,直追行業成熟品牌。那么品牌創新的方向該如何把握?哪些業態發展空間更大?
以下將對各業態的市場需求及市場飽和度進行分析,并將這兩個維度分為四個象限,針對不同的象限,簡析其發展空間。
各業態市場需求及飽和度分析
注:市場飽和度指該業態基于市場需求下的飽和情況;本文分析均以購物中心商業為背景。
象限A:市場需求大,飽和度低
該類業態一是進入門檻較高,二是消費需求未被完全激發,但潛在需求大,目前處于發展階段。該類業態新興品牌發展空間大,建議快速搶占市場。進入門檻較高。
如:家居集合店、服飾品牌集合店、時尚買手店、文化創意
潛在需求大,且需求未被完全激發,如:花店植物、兒童教育培訓、文化創意
象限B:市場需求小,飽和度低
該類業態需求較為獨特,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該類業態新興品牌發展空間較大,可塑性強。
如:主題餐廳、醫療服務、運動場館、兒童理發館、兒童餐廳、兒童攝影、兒童體驗館、寵物店等
象限C:市場需求大,飽和度高
該類業態目前發展較為成熟,市場競爭激烈。創新、差異化為該類業態品牌發展的關鍵。該類型業態新興品牌在創新、差異化背景下,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如:服飾、中餐、兒童零售、休閑餐飲、KTV、溜冰場、電影院、化妝品/護膚品、健身房、兒童游樂園、特色小吃、日韓料理等
象限D:市場需求小,飽和度高
這類業態目標客群范圍較窄,品牌創立成本較低,市場較為飽和。該類型業態,發展空間相對較少,建議謹慎進入。
如:美容美甲
對購物中心而言,前期的定位、規劃、招商到開業只是起點,項目開業后伴隨始終的品牌調整和升級才是永恒的話題。購物中心開業后的調整并不一定是對原有定位的更正或是推翻之前的模式,而是在不同時期購物中心針對市場主動求變。
招商租賃是關系一家購物中心成功與否的最關鍵因素。租賃決定購物中心的收入和產能。正如購物中心的成功取決于高回報的租賃一樣,購物中心的管理成功也建立在有效、高回報的租戶組合之上。
本文來源于贏才商學院,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