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中國重現高端消費潮,只是這一次,消費者購買奢侈品逐漸“回流”到國內,而不是像昔日那樣是在前往巴黎和米蘭等時尚之都的海外旅行中完成。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月27日報道,上海豪華購物中心內的人流增多,瑞士手表銷售額快速上揚,從博柏利到路易威登,歐洲頂級奢侈品牌紛紛表示,2016年下半年中國市場的收入急劇增長。
報道稱,中國消費者購買的奢侈品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多,占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近年中國政府厲行節約,并開展反腐行動,再加上受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中國持續數年的奢侈品消費快速增長期中斷。
然而,博柏利本月說,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出現較高的個位數增幅”,受這一因素拉動,該公司的亞洲業績止跌回升,胡戈·博斯即將上任的總裁馬克·蘭格說,中國市場在2016年下半年發生轉折。
報道稱,26日,路易威登集團強調,在艱苦的2015年之后,該集團下屬公司在中國市場的葡萄酒、烈酒銷量迎來了“較強的增長勢頭”,人頭馬-君度公司早些時候宣布,干邑白蘭地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發生反彈,促使第三季度銷售額出現9%的增長。
分析師說,在2015年股市暴跌動搖了人們的信心后,現在富裕的消費者又重新產生了“良好感覺”。2016年,股市復蘇,一線城市的房價快速上漲,在一些居民中形成了強烈的財富效應。
匯豐銀行的埃爾旺·朗堡估算,受中國人下半年購買力的拉動,2016年全球奢侈品消費增加了6%。
與此同時,貴州茅臺等國內高端品牌這一年的銷售額同樣急劇增長。
朗堡還說:“企業之間禮尚往來之風多半重新抬頭,這是在中國做生意的規矩。”
報道稱,中國內地銷售額提高是因為過去常常在中國市場高價出售的一些品牌開始“縮小”價差。香奈兒率先這樣做,卡地亞等品牌隨后跟進。朗堡說:“奢侈品品牌推行縮小價差的政策雷厲風行。”他還說,中國國內銷售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國外銷售轉移的結果。他說:“只是從一個口袋換到另一個口袋罷了。”
這對擴大希望購買奢侈品但對價格敏感的白領階層的生意很有效。一名從上海一家普拉達店面走出的消費者解釋稱:“如果我喜歡一件產品,我會在國內的店里看一看。如果國內的價格跟國外相差不多的話,我就會在國內買。”
為了促進消費,中國對通過正規渠道進口的一些商品下調了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