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沙坪壩區規劃分局獲悉,作為重慶主城區唯一的古鎮,沙坪壩區規劃局目前已對磁器口開展前期規劃工作,積極推動古鎮保護和發展利用。近期,磁器口古鎮將迎來提檔升級。
積極推進磁器口歷史街區擴容升級
磁器口節假日日均人流量超10萬,年接待游客1000萬人次,目前面臨主要問題是人流量大,地方狹小。針對這一問題,沙區擬重點打造沙磁文化產業園項目,將磁器口擴容延伸。從磁器口文化保護、傳承、延續的視角出發,通過對磁器口古鎮的擴容,將部分人流引入周邊區域,將緩解巨大的人流壓力,使得磁器口文化不再拘束在狹小、擁擠的場地內,在空間上得到延伸并影響周邊。
與磁器口古鎮一街之隔的東南側,將打造氣勢恢宏的沙磁文化廣場,在原汁原味保留歷史文化民俗風味和古代建筑風格的磁器口古鎮對面,注入都市文化和現代建筑風格的時尚元素,把錯落有致的山城地貌、文化步道走廊和偉岸的現代建筑有機融為一體。
磁器口北側鳳凰溪沿岸擬建設鳳凰溪公園,以巴渝文化、碼頭文化為特色,打造集濱江景觀、人文景觀、生態景觀等于一體的公園,包括沙磁文化演藝中心、古鎮環道等。
磁器口北側鳳凰溪居民區濱水區和磁器口碼頭區域將聯合打造濱江商業區,金碧正街擬建設“陪都街”,帶動磁器口北面的商業活力與人氣,與古鎮互補和錯位發展,將磁器口商業延伸,擴大場地面積,增加人們活動空間。
改造特鋼老廠區延續工業文化
磁器口上游北側的東華特鋼廠搬遷后遺留下的工業廠房不但具有重要的遺產價值,還存在著巨大的增值空間,原特鋼廠老廠區項目正在啟動,概念方案正在研究中,擬保留原特鋼廠約5萬方老廠房作為創意產業園區。引入磁器口游客,古鎮文化延伸至工業遺址區并融入其中。
磁器口西側馬鞍山片區將打造巴渝老街項目,用地面積約12.97 公頃。該項目總體風格將充分延續磁器口古鎮傳統風格,體現巴渝文化特色,以本土風貌為基礎,以巴渝風貌建筑為主體。
磁器口南側原二十八中地塊擬建設磁器口歷史文化街區配套功能等項目,推動古鎮拓展升級。而磁器口鳳嘴片區,項目擬占地17畝,規劃建設文化創意園、科研設計區、產業孵化、綜合服務區及博物館展示區。
加快啟動磁器口保護規劃修編
2000年編制的《磁器口歷史街區保護規劃與設計》,目前已不能完全指導磁器口歷史文化街區及其周邊項目的更新改造,保護規劃亟待修編。沙坪壩區規劃分局擬加快啟動磁器口保護規劃修編工作,保證古鎮保護和發展利用順利推進。
隨著“保護、改造、擴容、完善規劃修編”等多舉措并行,磁器口將由初級業態及布局開始,完成到中高級綜合業態及平臺構建,從空間提升改造擴大磁器口品牌的文化延展力,延續磁器口文化。
本文來源于重慶時報,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