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多年外企高管工作經驗的尚品網創始人兼CEO趙世誠是電商行業里面為數不多熱衷寫文章、談行業的那一批創業者之一。
2013年,包括優眾網、呼哈網、第五大道、珍品網、尚品網、佳品網等在內的20多家第一代奢侈品電商從市場井噴期進入殘酷的淘汰賽時,趙世誠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輕奢”市場的“安靜的電商”》,那個時候做了3年電商的趙世誠反復強調的一句是——電商市場表面繁榮難持續,要安靜一點才能活。
兩年后的2015年年末,趙世誠更像是一個時尚人士,穿著自家網站銷售的Topman上衣和Prada的鞋,對這些品牌的款式、價格如數家珍。不僅如此,趙世誠自己還親自上陣充當形象代言人為公司拍了一部品牌宣傳片。
無獨有偶,與趙世誠一起在奢侈品電商領域“折騰”了好幾年的寺庫創始人李日學最近也表現得頗為高調。
“不是說自己想低調就能低調,也不是說自己想高調就能高調。如果沒有到這個節點的時候,高調對企業、對個人來說,我覺得都是一種傷害。”李日學日前喊出的口號是,2016年的寺庫一定會非常高調。
而這背后,所有圍繞跨境電商做文章的大大小小的各家處在一種狂熱之中。
在這個以奢侈品、高端日化產品和母嬰用品為主的跨境大潮中,B2C市場上除了尚品網、寺庫等第一代奢侈品電商還有京東、順豐等企業;平臺型電商中,天貓國際和洋碼頭雖然體量不一樣,但是本質上都是以商家入駐平臺,由平臺解決支付和信息溝通。除了主打特賣的唯品會、考拉海淘等,這個市場還涌現了包括各類C2C的掃貨App以及包括小紅書、什么值得買在內的社交導購型應用。
于是,留給逃過了2012~2013年淘汰賽的第一代奢侈品電商的問題是,如何借好跨境電商的勢頭并在這一波熱潮中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