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業似乎正在逐步走出泥潭,繼境內債務重組傳獲得中信銀團300億資金支持外,境外債務重組談判也獲得了重大進展。
12月24日下午,佳兆業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將為債權人提供三種可選方案,并擬與債權人簽訂重組支持協議,以支持建議重組的實施,有關重組支持協議及加入程序的進一步詳情將于2016年1月初公布。
與債務重組進展同日公布的還有佳兆業新一輪人事變動,佳兆業宣布,萬兵先生已獲任為公司首席財務官,自2015年12月23日起生效。據了解,萬兵自2015年6月起擔任佳兆業執行副總裁,主要負責財務管理工作。
若將前后兩件事聯系在一起,佳兆業此番調任萬兵,或是為其新一輪境外債務重組做準備。
算上中信銀團300億資金支持,以及全國各地項目陸續解鎖恢復銷售,佳兆業回歸正軌的日子似乎已經不遠了。
境外重組談判突破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公告獲悉,佳兆業擬在開曼群島及香港透過互為條件的協議安排,實施建議重組。協議安排乃法定機制,使得有關法院能夠批準已由相關類別債權人作出表決并獲所須多數批準的“和解或償債安排”。
根據協議安排,佳兆業提出了三種方案供境外債券人選擇,具體包括將其申索的100%轉換為按比例獲分配各系列的新高息票據及或然價值權;將其申索的100%轉換為重組后可換股債券;或將其申索的100%轉換為按比例獲分配各系列的新高息票據、或然價值權及重組后可換股債券。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對于上述三種可選方案中涉及的新高息票據及重組后可換股債券,佳兆業曾于11月6日公告中做出過闡釋。
彼時公告顯示,佳兆業擬發行5筆總計18.5億美元的新高息票據,到期時間為4-6年之后,票息率由原來8.875%-12.875%降至6%-9.9%之間。
佳兆業提出,將給予發行的新高息票據總額的7.0%“或然價值權”。具體而言,佳兆業普通股的30天成交加權平均價達到或超過1.96港元、2.45港元、3.07港元、3.83港元、4.00港元時,這項權利分別可觸發20%。也即是,當股價為4.00港元時,新票據持有者將獲得本金7%的額外利息。
對于現有可換股債券,重組方案亦計劃展期4年,并擬將2.64港元/股的兌換價“盡快減低至2.34港元/股”。同時,佳兆業對新換股債券可選擇按10%的年度現金票息再延長一年。
換言之,佳兆業境外債務重組第一步“削息、展期”的請求已經獲得債權人同意,第二步就將進入討論如何置換新舊債務的環節。
為此,根據該協議安排的要求,佳兆業須向開曼群島大法院(就開曼群島協議安排而言)及香港高等法院(就香港協議安排而言)申請頒令準許召開債權人或相關類別債權人的會議,佳兆業預計將于2016年1月中提出上述申請。
佳兆業透露,為讓受協議安排影響的債權人了解協議安排,并就建議重組作出知情決定,公司將會根據開曼群島大法院及香港高等法院規定的程序,向受影響債權人分發詳細的說明函件。
該說明函件將載有佳兆業背景及過去十二個月所面對情況的資料、已進行以達致建議重組的程序、財務資料、清算分析、重組后可換股債券及新高息票據的契約、或然價值權的最終文件,以及使協議安排生效所需的其他相關文件。同時,還將載入于2014年12月31日及2015年9月30日的綜合管理賬目。
除此之外,佳兆業還擬與可換股債券、現有高息票據及現有境外貸款的持有人訂立重組支持協議,以支持建議重組的實施。
根據佳兆業、督導委員會及各自的顧問已磋商詳細的重組支持協議條款,佳兆業同意承諾根據重組支持協議所載條款進行建議重組。
加入重組支持協議的各同意債權人將會同意,就其可換股債券、現有高息票據及/或現有境外貸款申索支持及表決贊成協議安排;及不會采取與建議重組不相符或可能破壞或拖延建議重組的任何強制執行或其他行動。
待協議安排生效后,已于預定日期前加入重組支持協議的各同意債權人將合資格收取現金同意費用。
佳兆業則將于2016年1月初公布有關重組支持協議及加入程序的進一步詳情。
佳兆業重啟前景明朗
盡管境外債務重組最終結果仍有待進一步披露,但佳兆業已經給出了明確時間表,前景似乎變得明朗。不難看出,由郭英成主導的債務重組已經獲得較大突破,阻撓佳兆業復牌的最后一道關卡或將很快可以解決。
有市場分析認為,能讓境外債務重組得到進一步推動,或與佳兆業境內債務重組得到緩解有著很大關系。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在不久前的12月10日,就有市場消息盛傳,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將聯合信托公司為佳兆業提供300億資金支持,助其債務重組過關。
消息稱,300億貸款中,其中100億用于置換深圳佳兆業城市廣場的所有債務;100億用于置換佳兆業位于深圳之外的8個項目債務,這些項目位于上海、杭州等地,均為優質資產;另有100億將作為佳兆業的后續開發貸款,觀察人士認為,這筆錢將使得佳兆業能夠繼續開發其尚未完工的項目。
市場消息亦披露,這一方案已獲得深圳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境內債權人的支持。假如該筆300億貸款到位,佳兆業9個項目將得以盤活,其余項目的后續開發亦將得到保證,預計佳兆業還能有幾十億的利潤,可用于盤活更多項目。
盡管該消息未得到佳兆業方面正式回應,但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網站12月20日更新的信息似乎在印證著消息的真實性。
網站信息顯示,位于深圳龍崗華為科技新城核心地段的佳兆業城市廣場(備案名:佳兆業中央廣場)可售房源,已由“司法查封”變為“期房銷售”狀態。
除深圳項目外,佳兆業在全國其余城市的項目也已經逐漸恢復正常。據不完全統計,在處于鎖定狀態的11個項目、物業項目停售的22個項目中,包括惠州、湖北、遼寧、山東、珠海、佛山、成都、重慶、長沙、廣州、上海等地項目已陸續正常銷售。其中,廣州佳兆業城市廣場自10月24日正式開盤以來,已經累計推盤三次。
隨著全國各地城市的項目相繼解鎖并進入正常銷售,佳兆業的現金流也將得到明顯改善,同時也可以避免因流動性枯竭而引發資產清算危機,這對債權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從債權人的角度看,清算談不上有多少利好。一旦清算,絕大部分境內債權人預計將受到損失,而境外債權人的受償率預計僅為2.4%。”有分析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指出。
該人士還表示,實際上,佳兆業境內外的債務談判進展是相互影響的。如果海外債務盡早談妥,國內相關債權人對佳兆業項目放行的可能性會變大;另一方面,佳兆業越來越多的項目解封恢復銷售,也會影響境外債務的重組方案。
本文來源于觀點地產網,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