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潤的氣候、深厚的人文底蘊造就了天府之都的包容性,也培養了市民的消費理念。在成都,百貨業已經有數十年發展史。門店之廣、品牌之全,使得發展到今天的成都被冠上了“時尚第四城”的稱號。然而,在全國百貨業普遍蕭條的大環境下,成都百貨整體市場雖一路奏凱,卻也不乏業績下滑、關店止損的種種現象。
今年年中,開業僅半年多的成都101購物藝術中心突然關門。緊接著,地處萊蒙置地廣場的天虹百貨以及尚泰百貨相繼宣布停止營業,在行業內掀起一陣波瀾。
今年已經關店的三家賣場當中,有兩家都是社區型百貨。這不得不讓人重新審視成都社區百貨的生存現狀。
門庭若市VS門可羅雀商業體沖擊社區百貨夾縫求存
走訪中,記者發現大多消費者如今對“社區百貨”的概念已經淡化。“現在到處都是購物中心,百貨就更不用說了,走哪兒都有商圈,要買東西根本不愁,偶爾買點小東西也是直接到便利超市,我覺得獨立的社區百貨存在的意義好像越來越弱化了。”家住建設路的小秦告訴記者。放眼望去,曾經在成都人眼里是“工業區”的東門,已逐步形成以建設路為核心的成熟商圈。在建設路深耕22年的老牌本土百貨成都華聯商廈,盡管占據一環路建設路口這個黃金位置,但與比鄰的伊藤洋華堂、SM廣場等大型百貨相比,顯然黯淡不少。在此前的網絡調查中,有消費者互動吐槽,稱大學時代常逛的成都華聯,多年來幾乎沒有變化,盡管折扣不少但生意清淡,“在這個競爭的時代,沒有變化就等于落后。”該網友頗有一番感悟。
前不久,地處晉陽路的千盛百貨也有了同樣的遭遇。龍湖金楠天街自上月開業后,人氣居高不下,而就在一街之隔的鄰居千盛百貨則有些尷尬。一邊是門庭若市,另一邊卻是門可羅雀。該片區擁有五大花園高密集的居住市民,長久以來缺乏大型商業中心。作為晉陽商圈、外雙楠片區的第一批社區賣場,千盛百貨也有過輝煌的時代,獨享該片區消費者資源已近8年。但近年來,成都零售業發展態勢良好,大型賣場的發展目光不再局限于中心市區的成熟商圈,而是紛紛著眼于在城東、城西、城南、城北等周邊商圈。這些大體量、品牌齊全、業態豐富的新型賣場紛紛落戶社區,同時也給傳統的社區賣場帶來一定的沖擊。
同樣在夾縫之中求生存的還有同為社區賣場的西單商場。開店年份早、特色品牌商品較少、賣場陳設老舊、配套設施不齊全等問題是這些賣場的共同點。記者實地到西單商場走訪,發現化妝品、女裝、女鞋、珠寶多個品類擠在同一個樓層,專柜間的過道僅容兩三人通行,而店員則站在專柜內閑聊。整個賣場僅有三個樓層在經營狀態,而消費者主要流向集中在了地下超市。
陳設老套&業態單一不逛的原因?消費者認為像逛菜市場
在這樣劇烈的市場競爭沖擊下,傳統社區賣場也在不斷尋求新的出路。以舉行各類互動活動、加大優惠力度等方式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盡管如此,收效卻是不盡如人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賣場內部陳設老舊、品牌更新緩慢、購物體驗較差等,是消費者不愿選擇去社區賣場消費購物的原因所在。“現在每個商場的品牌都差不多,有些大型店面上新比較快,選擇面更廣。也會經常有優惠活動,我們幾個朋友一起出來逛街,肯定還要吃飯看電影。有些社區店雖然很方便,但是沒有餐廳或是電影院就確實沒有什么吸引力。要說這些老社區百貨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活動力度更大吧,但能跟馬云比嗎?”家住晉陽路的小余開玩笑道。更讓記者驚訝的是,一位在金沙片區生活了4年的小王提出疑問:“西單商場不是北京的嗎?成都也有西單?”連家門口的顧客都沒有抓住,賣場們真的該進行反思了。
對于上述現象,四川商業連鎖協會會長冉立春認為:“現在成都很多賣場已經從戰略初期擴張開店階段進入到創新轉型期,而很多早期的傳統百貨,特別是中小型的社區百貨都在面臨這個問題。在初期擴張階段,很多商家急于開店搶占市場,在選址、品牌、裝潢設計等方面并沒有長遠的考慮,所以才會出現被硬件條件所制約等難以突破的問題。”事實上,近年來新開業的賣場在硬件設施、軟件配套、品牌商品、互動活動等方面都遠勝于傳統社區型賣場。大部分社區型賣場以配套超市為重點,賣場內其他業態較少,而超市又沒有做出特色。這恰恰就是限制傳統社區賣場發展的一大桎梏。前有商業綜合體后有電商,傳統社區百貨如果再不進行調整和突破,也許真的離關店不遠了。
轉型突破口:多元化 差異化
提及今年成都商業賣場關店潮事件,冉立春會長再次強調,僅在2015年成都就有十多家賣場開業或是即將開業,在未來成都賣場行業的競爭勢必將會更加激烈,而傳統社區賣場不積極轉型發展,那么關店、并購、重組等現象將會成為行業的新常態。有壓力才有動力,面臨競爭成都商業賣場的發展之路才能走得更好。
傳統社區型賣場如何突破重圍,尋求更好發展?冉立春會長提出,現在傳統社區賣場想要發展的更好,可以往三個方向去考慮。
一、將賣場購物中心化引進、調整零售業態和非零售業態的比例。加大餐飲、娛樂休閑、親子教育等多種業態的比例,提升賣場的娛樂性和可逛性。特別是以周邊居民作為重點消費群體的社區賣場,更是要大力引進多元化的業態,才能吸引更多消費者到店消費。
二、盡量做到差異化經營現在各大賣場品牌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每到節點推出的活動也是大同小異。在這樣的市場下,只有做出有特色的活動、才能讓消費者記住并且吸引他們到店消費購物。不能一味跟風,要進行錯位經營。
三、進行戰略調整本月,摩爾百貨天府店經過幾個月的重裝改造,全新升級亮相。整個賣場發生了較大變化,視野更開闊、布局更合理、設計更時尚、樓層業態更清晰,得到了不少新老顧客的認可。冉立春會長認為,老賣場一定要創新,不斷進行調整。部分賣場甚至可以考慮暫時停止經營或關店,以退為進,尋找全新的方式來突破這些問題。
本文來源于華西都市報,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