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魂人物缺席的這些年里,國美電器并沒放下稱霸家電零售市場的“野心”。
今年7月,國美電器對外透露,將以112.68億港元的代價收購大股東黃光裕全資擁有的578間國美門市。通過該次收購,控股股東將非上市零售網絡和供應鏈資產全部注入國美電器。
然而,當時資本市場對于該筆略顯高昂的收購代價卻“頗有微詞”,次日國美電器開盤股價一路走低,早盤跌12.329%。
迫于股東壓力,國美電器于10月28日對外公告,其與大股東就收購訂立修訂協議。據此,該交易對價由原來的112.68億港元下調至90.95億港元,降幅近兩成。
對于大股東資產出售價格的折讓,國美電器在隨后的媒體電話會議中指出,這一動作主要是考慮到市場環境疲軟以及股東的反饋。因而,希望通過價格的調整來增強交易條款對股東的吸引力。
減價22億港元并購
據了解,國美電器擬收購控股股東黃光裕全資擁有的藝偉發展有限公司全部發行股本的交易總對價由現金、新股和認股權證支付。在條款修訂后,按照新股發行價1.39港元計算,隱含對價將由原來公布的112.68億港元折讓近兩成至90.95億港元。
具體而言,現金支付由22億港元降至10億港元,降幅54.5%;而配發和發行新股份將從62億股降至55億股,每股1.39港元的配發和發行價格不變,并且55億股代價股份數量將保持固定,不會因國美電器股份在公告后的股價變動而作出任何調整。由此,代價股份按發行價所隱含的價值為76.45億港元。
記者獲悉,在交易完成后,大股東黃光裕的持股比例(認股權證執行前)將由原方案的50.5%下降至修訂方案的49.0%;認股權證的條款則不變,維持配發和發行25億認股權證,行權價為每股2.15港元。
國美電器方面透露,此次收購的零售網絡、供應鏈資產多數位于國家經濟產業扶持帶和二三級城市,共擁有578家門店,分布于181個城市。
在完成對黃光裕個人旗下藝偉非上市的578家門店收購整合后,國美電器的門店數將增至1714家。基于此,國美電器預計其2015年的收入有望突破千億元。
“合并資產將增強國美的競爭實力,兩個體系原本分離的物流、售后、采購等供應鏈也得到了相應融合。”國美電器CFO方巍稱。
據了解,國美電器目前的門店主要集中于一級市場,而此次收購的目標公司在二級市場門店比例達52%,其毛利率和銷售增長率都優于國美電器本身。
因此,方巍指出,大股東資產的注入將有助國美加快二級市場的布局。同時,門店網絡的整合也將支持國美電子商務的發展。
除此之外,他也強調,隨著采購規模的擴大,國美電器未來的議價能力以及盈利能力都將得到提升。“國美還將受惠于更有利的融資條款及資本結構優化所帶來的利息開支節省。”
不過,也有市場觀點認為,此次收購將簡化所有國美門店的管理和財務架構,為黃光裕重掌國美鋪路。
“全零售”反擊蘇寧京東
作為國內家電零售巨頭之一,國美的業績雖然在過去數年未遭遇斷崖式下跌,但略顯穩健的發展風格也讓其錯失了不少良機。這期間,國美在線下與蘇寧不相上下,但線上,京東與蘇寧易購已經遠遠甩開國美在線。
對國美來說,當下面臨的形勢依舊嚴峻。在今年,“老對手”蘇寧已經明確提出要線上線下結合,在大力推進蘇寧門店擴張的同時,還在今年8月成功引入電商巨頭阿里巴巴。
基于此,國美電器顯然要去補足自己的“短板”。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大股東的注資是遲早的。事實上,為了能夠有足夠的資本與蘇寧、京東等零售巨頭叫板,國美電器提出了所謂的“全零售”概念。
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快對高增長、高利潤的二三級市場的滲透。與此同時,也希望能夠實現采購、物流、售后等服務網絡的融合,而是次收購大股東資產也在相應程度上實現了國美電器的上述訴求。
方巍表示,國美未來還需要更重視傳統零售的經驗,在家電存量市場保持增長,等待家電行業重新變成增量市場。國美接下來還會在在智能家電、物流、售后以及社區O2O方面進行更激進投資,完善國美的全零售布局。
就蘇寧與阿里的結盟是否會影響到當下零售市場的競爭格局,方巍向記者表示,在共享經濟體系下,合眾聯盟在各個行業里面都是一個方向,也是取得競爭優勢的手段。
“蘇寧和阿里巴巴的結盟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國美全零售策略的準確性,以前蘇寧更多是以互聯網化為占了,而國美是全零售、全渠道、線上線下大融合的戰略。在互聯網‘+’時代,這種大融合恰恰是正確的。”
其稱,國美電器采購平臺的規模化效應以及價格差異化效應已經讓國美業績連續十個月都在增長。
據方巍介紹,目前國美也在增強金融以及大數據方面的組配,以此來提升用戶黏性。所以,即便是在阿里與蘇寧結盟的情況,國美亦有信心實現在2017年“再造一個國美”的戰略。
此外,中信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當前,國美采購和商品經營能力是一個亮點。在采購合體后,由于不存在關聯交易的限制,國美的商品經營能力會大幅提升,物流全國布局也可以更加完整。
本文來源于觀點地產網,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