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衡量城市發展水平的便利店,市場空間雖然廣闊,發展卻不溫不火。對于零售企業而言,便利店是朝陽行業,發展迫在眉睫。據最新消息顯示,便利店政策有望放松,行業將迎來變革升級良機。
兩證合一 促便利店快速發展
北京市食藥監局制定的《北京市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試行)》日前已經結束意見征集,將擇日進入試行階段。這預示便利店嚴格的現制快餐審批將松綁。業內人士表示,流程簡化并沒有觸動太多嚴格審批原有的內容。
現制快餐業務難以推進,令多數在北京擴張的便利店感到煩惱。該辦法明確規定“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活動,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北京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食品流通許可證和餐飲許可證將統一為一個證,即食品經營許可證,根據不同的業態和經營行為,體現在經營范圍(經營項目)里。
據了解,2009年以后,食品衛生法被食品安全法取代,餐飲業歸衛生部門管轄,零售業歸工商局管轄,便利店的餐飲業務便處于尷尬境地。北京市工商局于2013年4月頒布《北京市流通環節食品現場制售許可管理規范(試行)》,北京市食藥監局在2014年初整合工商部門相關業務后,以《北京市食品現場制售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繼承了工商局的政策走向,便利店的現制快餐業務需要在營業內容里加上現場制售項目。不過,該項目審批十分嚴格。據一位便利店負責人介紹,前后花了六七個月項目才審批下來。
無法得到審批的便利店企業只好“曲線救國”。羅森便利店在進入北京后,以另外一家門店申請了餐飲許可證,然后將持有餐飲許可證的門店和便利店開在一起,雖然看起來是一家羅森便利店,但實際上是一個餐館和一個便利店。全時便利店總裁張云根認為,兩證合一后,從辦證周期和人工成本上來說都有所減少,這對于企業快速擴張有明顯的好處。
鮮食業務配外送 銷售額穩步增長
便利店行業內對該辦法的熱切盼望主要著眼在餐飲業務。根據《北京市食品現場制售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對于便利店來說,現場制售類商品主要是快餐盒飯、關東煮、煮玉米、煮茶葉蛋等。
據物美便利店總經理董崗介紹,北京對便利店快餐業務的監管涉及工商和食藥監局等多個部門,加上北京各區縣規定對現場制售制度不盡相同,現在獲批很難。兩證合一至少在監管層面已統一到食藥監局相關部門。但一位便利店負責人稱:“便利店快餐盒飯基本上是預加工食品,也就是到店之后再分餐加熱出售,不屬于現場制售。監管部門考慮到拆包裝會造成二次污染,這塊業務就一直沒有放開,也沒有明確規定或辦法。7—11便利店進入北京較早,有經營餐飲服務許可的特批,但從2012年10月起,北京市相關部門不再為其新店發放餐飲許可證。”
北京7—11便利店相關負責人介紹,就北京而言,快餐業務貢獻了其四成以上的銷售額。數據顯示,目前物美便利店中經營中餐的門店數量只占總體的15%,所以整體貢獻銷售額并不高,約3%。但如果只放在中餐銷售門店計算的話,銷售比例將提高到22%,如果加上日配相關商品統計,這個數字則上升到40%。
這只是計算了門店日常銷售,如果便利店開始外送服務,快餐外送將占據大部分。據介紹,全家便利店目前在全國50%的門店提供外送服務,主要是住宅、辦公型店鋪。在北京現有的15家全家便利店中,已逐步和第三方平臺合作推外送服務;全時便利店推出了基于微信的“全時匯”,便利店內所有的商品都被搬到手機端,全時便利店電商負責人表示,100多家門店每日可達500單左右。
快餐業務如放開 餐飲是行業未來
餐飲是便利店吸引客流和利潤貢獻的最重要品類。從全家、7-11、羅森三大外資便利店的統計數據來看,60%—70%的消費者會購買鮮食產品。其中,壽司、飯團、糕點、關東煮是便利店中被高頻次購買的商品。顧客習慣買一份便當,順便買一瓶飲料或一包零食。通常情況下,只占店內所有庫存1—3成的鮮食品類,卻可以帶來40%的銷售額。
業內人士認為,兩證合一意味著之前對便利店嚴格限制的快餐業務可能會放開,這是一個積極信號。因為便利店以前是食品流通許可證,現在兩證合一后,理論上流通企業也可以申請餐飲項目。在該辦法中,便利店按照食品銷售經營者業態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在列舉的11項食品經營內容中,只有前4項內容可以申請,包括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特殊食品(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和其他類食品,熱食類制售項目屬于餐飲服務經營項目,具體包括普通餐飲(特大型餐飲、大型餐飲、中型餐飲、小型餐飲、微型餐飲);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
“從精簡行政許可的角度,現在兩證合一了,但從工商、稅務、環保等部門來看,區分餐飲業態和零售業態還是有必要的,所以還是保留兩種業態。”上述人士認為,“沒有明文禁止流通企業申請餐飲項目,但標準目前不是特別明確,初步分析是試用小型或者微型餐飲標準。”不過,仍有多家便利店負責人對此表示尚在觀望,等待辦法正式實行后的具體內容。
本文來源于中國食品報邵藍潔,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