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向融資要利潤”已經成為房企的重要策略,而對于品牌房企而言,在資產管理上動作則明顯加快。10月19日,遠洋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發行第二期公司債券,總規模為人民幣50億元,所得款項凈額將用于償還現有債務及補足一般營運資金。
“今年對于房企而言有兩個戰場,一是傳統意義的銷售戰場,第二是資本層面的債券戰場。”萬房投資首席執行官傅碩表示,遠洋地產今年以來在資本市場動作頻頻,發行公司債將增加其籌集資金渠道,為擴大營運規模做好準備。
就在幾天前的10月14日,遠洋地產發布公告稱,已正式簽署協議,認購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將成為中國華融在香港聯交所H股IPO的最大基石投資者。
投融資之戰
根據遠洋地產發布的公告顯示,遠洋此次發行的6年期票面利率繼續維持在4%以內,低至3.85%,融資規模20億;10年期票面利率4.76%,再創行業新低。
實際上,本次遠洋發行的公司債券為獲批公司債券的第二期。今年8月17日,遠洋地產曾發布公告稱,宣布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其在中國內地的主要附屬公司遠洋地產有限公司,發行最高金額人民幣100億元公司債券。此前,首批人民幣公司債券于8月18日成功發行,總規模為人民幣50億元。
“與首批公司債的利率情況相比,遠洋本次發行的公司債五年期利率高出了0.07%,但總體來說,仍保持在4%之內,為低利率融資,遠低于目前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中信證券分析師劉剛表示。
“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遠洋的投資步伐很快,除了多次出手拿地之外,遠洋還加緊了資本投資的步伐,這意味著遠洋對資金的需求是比較迫切的。”傅碩表示。
而不久前對中國華融的投資,就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筆。
據遠洋地產公告顯示,公司通過其為普通合伙人的基金SOLInvestmentFundLP全資附屬公司巨寶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訂立基石投資協議。
根據該份協議,巨寶將按照發售價認購中國華融的投資者股份,總價約為53億港元,禁售期為上市后6個月。據悉,中國華融已于8月27日通過香港聯交所聆訊,計劃于10月底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遠洋地產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本次投資不僅看好中國華融長期發展趨勢和投資價值,更期待深入發揮雙方戰略業務協同作用,遠洋地產的戰略轉型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財政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國有大型非銀行金融企業,亦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其旗下擁有華融證券、華融信托、華融期貨、華融置業等10家子公司。
數據顯示,中國華融截至2015年6月30日,總資產7346億元,較年初增長22.3%;凈資產971億元,較年初增長16.3%;凈利潤99億元,同比增長39.4%。
“中國華融收購對口多家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并對其管理經營和處置,因此掌握著大量的不良土地資產。在目前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土地競拍白熱化的市場環境下,遠洋參股投資中國華融將為其打開新的、低成本獲取土地儲備的路徑。”北京一位房企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加碼房地產金融
投資中國華融,成為其公司IPO的基石投資者,這樣的投資策略在遠洋的投資策略中并不多見。
“遠洋最近的多次動作,都與其努力構建包括房地產開發、不動產投資運營、房地產金融、客戶服務業在內的四元業務格局有關。”劉剛告訴記者。
今年3月30日,在遠洋舉行的海鷗IV戰略發布會上,遠洋地產總裁李明曾明確表示,遠洋未來的愿景是成為以房地產實業為基礎,具有領先產業投資能力的投融資集團。
以權益資本來計,在遠洋最新擬定的這份戰略中,住宅開發業務占比40%,不動產開發投資業務占比30%,房地產金融業務占比20%,客戶服務業業務包括了傳統的物業服務、養老產業、創新型服務業務占比10%。
“華融旗下銀行、信托、證券、期貨、金融租賃等金融牌照齊全,未來與遠洋地產在房地產金融領域的合作空間巨大。”上述遠洋地產高管對記者表示,遠洋地產將房地產基金作為未來業務方向之一,雙方未來將積極探討聯合發起地產基金,共同投資于第三方房地產項目。
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遠洋已經開始逐漸加大了房地產金融業務在其業務構成中的比重。李明曾公開表示,房地產金融將作為遠洋輕資產模式中的重要部分成為未來幾年中的重點發展方向,在戰略上甚至將超過經營性物業的戰略地位。
“關于輕資產,或者叫房地產金融、房地產投資,這是我們第四步發展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就算未來不能占半壁江山,也至少是三足鼎立之一,這也是由遠洋的特點所決定的。”李明曾明確表示。
此外,今年8月份,遠洋地產高管人士向記者透露,為重點發展房地產金融,遠洋地產也進行了人事上的調整,由掌控中國人壽2萬億資產的投資部總經理出任遠洋地產副總裁,主管遠洋的投資和房地產金融業務。
本文來源于華夏時報(北京),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