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際會計師機構畢馬威聯合奢侈品電商平臺魅力惠共同完成的聯合調研在北京發布。這份名為《中國的網購消費者》的聯合調研分析了10150名中國奢侈品消費者的網購習慣。調研指出,網購交易量正在上升;同時,社交媒體和移動設備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價格和折扣助推奢侈品網購
調研發現,4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奢侈品大多是通過網絡渠道購買。他們還表示,對于單價在4200元人民幣以下的商品,他們可以放心在網上支付,相比2014年調查的1900元大幅增長121%。
分析顯示,中國消費者的網購開支增長近三分之一,每筆奢侈品消費平均約為2300元。本次調查的平均消費水平較2014年調查上升約28%。推動網購的主要因素仍是價格和折扣。然而調查發現,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曾以正價網購奢侈品。說明開始有其他因素在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比如產品產地和獨特性等。魅力惠首席執行官韋奕博(ThibaultVillet)表示,價格推動網購的作用越來越小,但價值的作用仍然重要,因為現在的消費者會到世界各地旅行,通過網絡對全球各地價格了如指掌。
調研指出,很多類別的奢侈品平均消費開支都出現增長。平均消費金額出現增長的熱門類別包括:手袋(109%)、女裝(58%)和化妝品(18%);消費金額出現大幅增長的類別包括:手表(126%)和珠寶(65%),整體而言手表和珠寶占網絡奢侈品銷售的份額較小。化妝品是最受歡迎的網購產品,其次是女鞋、箱包皮具、女裝及配飾。
調研發現,除了奢侈品,還有網上購買奢侈服務,主要是網上預訂酒店和餐廳,其次是境內外旅行。
奢侈品電商普遍被業內看好
早前,香奈兒(Chanel)時尚總裁Bruno Pavlovsky曾于今年3月底透露,至2016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香奈兒將正式推出全球性電商網絡。今年4月,香奈兒跟Net-a-porter(行業第一奢侈品電商)合作,為旗下售價在1970歐元-19000歐元區間的精品高級珠寶系列開設銷售專區,6小時之內就被搶光。根據巴黎銀行公布的《奢侈品市場數字銷售份額》中顯示,在中國和美國市場,奢侈品消費者通過電商渠道貢獻的營業額占總業績超過10%,緊隨其后是英國和日本市場,占比8%;德國占比6%;南歐國家占比4%。巴黎銀行總經理Luca Solca還透露,許多奢侈品門店已不再帶動利潤增長。當品牌開始進行線上銷售,消費者重新活躍起來。
Luca Solca也表示:“電商仍然是奢侈品公司最重要的增長來源之一,并且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此外美國一箱包品牌全球cceo面對媒體透露,近一年里,他們的電商營業額已經翻倍,未來3到5年內,電商占總銷售額的半壁江山也不奇怪。他們還特意在寧波開工建造全球最大的物流中心,計劃每年流轉量會達到500萬個箱包以滿足中國各門店和電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