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做輕資產的底氣:揭秘萬達大數據秘密
來源:網絡 作者:網絡 時間:2015-09-29
核心提示:今年,萬達斃掉了大歌星,關了很多百貨,還拉著蘇寧的手。所謂輕資產的萬達廣場,提高效益和租金是正事兒,滾動規模是基本前提,如何有效率地大規模復制呢?王健林現在除了自個兒埋頭干,正在做大量跨界的事兒。
在王健林的轉型大計中,旅游板塊無疑是其輕資產化運營后,萬達利潤的主要支撐點之一。
按照王健林的設計,萬達的目標是5年內到訪游客2億人次,收入1000億元,成為世界最大的旅游企業。而在萬達內部,西雙版納國家度假區是萬達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業態布局完整的旅游項目,因為這里有萬達的首個世界級大型室外主題公園。這個度假區占了西雙版納新城的40%,包括老王叫板迪士尼的主題公園、據說比漢秀更好看的傣秀劇場、度假酒店群、三甲醫院、萬達廣場等組合。
如果說萬達廣場是萬達滾動規模的利器,那么文旅+體育將是萬達打開利潤天窗的秘密武器。
萬達的大數據做到什么地步了,大數據對商業定位有多大影響?
其實現在的科技已經很發達了,只要你愿意砸這個錢,啥數據都能要到。但城城覺得開發商自個兒砸這個錢不具備可參照意義,畢竟成本略高,沒有萬達這種規模你砸下去影兒都看不見。城城以為,第三方做大數據平臺是未來趨勢,到了那個時候,將不存在信息不對稱,現在千方百計打聽的租金、人流、營業額未來都不是每家購物中心壓箱底的秘密。
pos、利用wifi熱點都能采集消費者的信息,可悲涼的是,這么基礎的活兒很多mall都還沒有干好。
萬達自個兒盤子夠大,老王想做的大數據是一個閉環的系統,在我萬達,你們吃喝玩樂都能做,就不要去別的地兒瞎折騰了。但這個仍然不太現實,萬達在每個城市的布局不一樣,未來開放式的平臺才是大伙兒喜聞樂見的,于是我們看到萬達前段時間搞的招商大平臺,這個確實比較令人期待。
很多人覺得大數據能把那些個咨詢公司都干掉。大數據能做多少事兒,城城覺得取決于大數據的精準程度,以及操盤者如何應用大數據。但傳統的那種方法論確實不如大數據來得有效率。那些幾百頁的報告,能講清楚多少事兒?
什么樣的大數據才是有意義的?當然是以人為核心的大數據,人不是簡單的背書,而是有肖像的,有性格的,她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這樣的大數據才真正能為商場帶來變革。
今年,萬達斃掉了大歌星,關了很多百貨,還拉著蘇寧的手。所謂輕資產的萬達廣場,提高效益和租金是正事兒,滾動規模是基本前提,如何有效率地大規模復制呢?王健林現在除了自個兒埋頭干,正在做大量跨界的事兒。很多人會和城城說,未來能干好商業地產的一定不是地產出身的。城城聽得心里一陣凄涼,但商業地產確實是一件跨界整合的事兒,利用好互聯網這個工具而不是被它打倒。
很多購物中心的操盤者總是在想如何差異化競爭?在品牌強勢的年代,如何精準定位和客戶細分是自己必須想好的事兒。品牌都愿意創新,但你必須告訴他這個故事的主線是怎樣,他在其中的角色扮演是怎樣。整個購物中心必須是貫通的感覺,而不是招來了多少品牌,彼此之間無互動,這個場子不會火。
每個地兒的消費者習慣都不一樣,全國商業地產競爭最激烈的城市,一個是上海一個是成都。所以這兩個地兒的mall創新相對比較多。
電商沖擊下,最慘烈的品類就是服飾。許多mall都在調服飾品牌,城城也看到很多設計師品牌在崛起。很多細分的設計師品牌,將會給這個傳統的市場帶來不一樣的感覺。很多傳統的服飾品牌都在跨界,做下午茶做咖啡店做書店,但有些品牌的調調完全不搭。
吃貨多得不要不要的,但特色餐飲少,好吃的排隊太長。所以海底撈的張睿一拍腦袋,做了一個筷樂美食城堡,給排隊客人提供一系列免費服務。餐飲如何把服務做逆天,而對購物中心業主而言,如何讓想出一個模式能讓餐飲成為人流發動機的時候也多交一點租金共享收益?
現在新開的mall都在宣稱自己有多少百分比的品牌是第一次來中國/city,這活兒挺累的。而且有些品牌太小眾,貼的裝補都不一定能要回來。買手店在國內一直活不起來,有那個審美品味的都去國外自個兒買了,價差太多。招商難難難,與其挖空心思全世界飛找品牌,還不如update現有的資源。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女人和孩子的錢是最好賺的。國內一個有名的兒童體驗品牌的boss最近對城城說,我只關心做好兒童設備場景體驗,家長的錢我不賺,他們在等待的時間應該做什么,這要交給購物中心去想了。所以,mall是以場景導入,而不是百貨的物品空間。
互聯網的核心就是用戶,如何實現經營最大化,不妨從取悅用戶開始。
本文來源于東城西就,作者齊少,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