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國進入了守業階段,潘石屹要做的事也只剩下兩件:回應質疑和提高出租率。SOHO 3Q的誕生正是因為后者——潘石屹將沒落的傳統商業部分改造成了有噱頭的共享辦公。
9月21日,SOHO中國的新物業外灘SOHO開業,這座設計精美的建筑位于外灘,隔江相望上海的地標東方明珠,可以說是SOHO手中地段最好的物業。主人潘石屹熱情地和來客們打招呼,身后照例跟著四人的攝像團隊。年輕的創業者佩著“潘談會”的活動臂貼,擠滿了發布會大廳——“潘談會”是潘石屹在SOHO 3Q的固定節目,他會請來雷軍、王功權這樣的大佬指點創業者。
3Q是潘石屹2014年推出的共享辦公空間的服務,目標客戶正是這些創業者。目前,已經有6個SOHO的物業提供3Q服務。外灘SOHO的3Q部分已經裝修完畢。在建筑面積為19萬平米的外灘SOHO中,3Q占了1.8萬平米,總共會提供2400個座位。
到外灘SOHO看一看,你就會明白潘石屹的精明之處。SOHO 3Q所在的F號樓是建筑群里位置最差的,遠離江岸,看不到江景,做臨街的商業或者地下商業沒有太大的優勢。按照潘石屹的說法,“我們覺得傳統的商業受電商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與其空著虧損,還不如改成這種靈活性的辦公,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式的辦公”。可以說,潘石屹將物業中地段最差的10%那部分做成3Q,換來了高曝光率和關注度。
如果沒有SOHO 3Q,少有創業者能租得起SOHO的高端物業。一名樓層經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的價格仍然和其他SOHO 3Q一樣,開放式工位1000元/周,獨立辦公室中的工位1300元/周,不過剛開業的時候會打七折。也就是說一個5人的創業團隊,在3Q辦公的月成本是1.8萬元——3Q會提供網絡和基本的辦公服務。
在優惠期結束之后3Q如何保證出租率是一個現實的問題。潘石屹稱外灘SOHO 3Q的工位價格要由市場決定,他會引入無底價的拍賣方式。
“今天退出來的房子明天就放在互聯網上去,誰出的價格高就給誰,沒人出價格,一個月兩個月這個房子拿1元錢就可以租走。等我們這個系統全面上去之后,SOHO 3Q租金水平由市場確定,我希望它的出租率永遠保持100%”。
這能否有效地解決空置率還不得而知,據潘石屹介紹,SOHO 3Q在北京大受歡迎,不過在上海,最開始出租率只有40%。雖然3Q號稱是租給創業者的,不過最大的租戶依然是攜程和Uber這樣的公司。
2013年,潘石屹宣布SOHO中國將停止出售物業,完全自持。2015年是SOHO中國完全沒有銷售記錄的第一年。根據其中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額為3.93億元,同比下降約92%,實現公司權益股東應占純利約1.35億元,同比下降約95%。
在過去的兩年里,SOHO中國每次發財報都會引來鋪天蓋地的質疑——物業出租的收入并沒有像潘石屹宣稱的那么亮眼,而潘石屹每次都稱轉型是成功的。
9月21日,潘石屹再次面對這樣的質疑。“最近兩個月的時間跟媒體說了無數次了,”他說,“我們在宣布轉型之前的兩個月天天都在算賬,就是到了2015年這個最低的點,現金流能不能斷?,F金流只要不斷,轉型就成功了,現金流要斷了轉型就失敗了。”
按照潘石屹的標準,轉型自然是成功的,SOHO中國目前的凈負債率是25%,房企里面僅僅比萬科高,賬面上還有97億元現金。更重要的是,SOHO中國目前持有170萬平方米上海和北京最繁華地段的物業。
他也再次解釋了為什么要自持物業,“如果我們把外灘SOHO銷售出去,一定很好,可是賺的錢里面有50%的錢是要交稅的——營業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賺的100元錢里面有50多元錢交給政府,剩下40多元錢。到2015年我要再去買外灘SOHO這樣的地塊,不要說花多少錢,根本沒這個機會。如果不宣布轉型,手里面會持有一些現金,現金越來越不值錢,而我們持有這些房子的機會也沒有了”。
潘石屹的解釋很難消除質疑。8月26日,標準普爾下調了SOHO中國的長期企業信用評級,將財務風險的評估意見由“中等”調整為“很大”。標普看好SOHO中國的租金收入增長,但認為這無法顯著抵消現金流出的影響。根據標普的預計,SOHO中國2015年租金收入將達到9億-11億元(比2014年增長120%),2016年租金收入將達到13億至15億元。
將追求的目標變為現金流和負債率,也等于SOHO中國間接宣告放棄了規模。3Q雖然有噱頭和故事,但是畢竟規模有限,不會成為營收的主力。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潘石屹和他的SOHO還將處于對轉型的質疑聲中。
本文來源于界面,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