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高端女裝企業的市場集中度總體上仍處于較低水平,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高端女裝銷售前十位品牌的市場綜合占有率合計為25.21%,仍低于男裝、童裝等其他品類服裝。
行業環境以及電商沖擊已讓國內中高端服裝品牌倍感壓力。昨日,朗姿股份發布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業總收入5.69億元,同比下降7.79%;營業利潤4902.61萬元,同比降低52.6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26.65萬元,同比下降55.48%。公司計劃進軍母嬰美容業態,實現業績增長。
朗姿凈利砍半 動作頻頻謀轉型
據了解,朗姿于2000年創立同名品牌朗姿切入國內高端女裝市場。此后,連續六年在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中位于高端女裝品牌前五名。
2011年8月30日,朗姿在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開發行5000萬股,發行價35元/股,共募集資金17.5億,開盤首日漲34.57%至47.1元。
“所謂的中國高端女裝沒有明確的定義,大體還是按照價格來看,單件的衣服(不包括冬季的皮草等大件)在2000-5000元左右不等。”服裝零售專家介紹。
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服裝消費市場也迅速增長。在部分女裝頂級國際品牌早先進入國內市場后,一些定位較低的平價時尚品牌也陸續登陸中國市場。這些企業在資金、人才、設計等方面優勢較為明顯,擁有一整套從商品策劃、設計、生產到零售的完整運營模式。此外,國際品牌的陸續進入,加劇了國內女裝品牌在服飾領域的競爭??鞎r尚以及電商把國內服裝業的整體價格拉低了。
朗姿公司方面還表示,“互聯網+”概念給行業帶來巨大變革,消費者線上消費習慣已改變了傳統商場、購物中心的到店消費模式??缇畴娚痰呐畈l展讓國內高端品牌直面國際奢侈品的挑戰,作為主營高端女裝的朗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高端消費持續不景氣導致朗姿渠道持續整合。財報顯示,朗姿上半年終端渠道減少126家至480家。朗姿主品牌上半年關閉76家門店,收入下滑11.7%;卓可和瑪麗品牌門店分別關閉12家和6家;萊茵品牌門店減少11家。
其實,為了銷售,朗姿的折扣力度不可謂不大。在其官網上的促銷最低甚至可以達到0.9折,而三折左右是常見的折扣力度。換而言之,一條三千多的連衣裙在折后一千元即可買下。
朗姿顯然認識到打折并不能解決問題。這家公司近期動作漸趨活躍,轉型“泛時尚生態圈”的戰略逐漸浮出水面。
今年4月朗姿出資750萬美元入股“明星衣櫥”。明星衣櫥APP以數據挖掘技術為核心,正在從基于時尚流行的流量分發模式轉為自建平臺的移動電商。隨后公司又宣布以11.93億港元收購香港上市公司聯眾國際2.26億股。后者在今年6月以2.14億人民幣全資收購WPT的運營商,致力于打造智力運動產業生態圈。這也意味著,朗姿構建的泛時尚生態圈實際上已經形成一種圈中圈。至此,朗姿股份將擁有A股、港股以及韓國三個上市平臺。
朗姿方面稱,未來要向母嬰、美容、整容、文體教育等多時尚品類業務拓展,打造覆蓋“衣食住行娛美醫”生活方式的“泛時尚生態圈”,將會有更多的投資并購動作。
本土中高端女裝遇冷
事實上,不止朗姿,另一家更老牌的寶姿更是在今年6月傳出將“清盤退出女裝業務”的消息。
誕生于加拿大的寶姿,在90年代由陳氏家族收購后,就已成了本土品牌。嗅覺敏銳的陳啟泰家族聞到了內地的巨大機會,迅速進軍國內市場,而寶姿看似平淡極簡中層出不窮的創意,使其一度紅極一時,市場份額長期位居國內女裝品牌前三。
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寶姿銷售所得總額與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12.1%至18.79億元,利潤則暴跌降75%至7320萬元。
雖然,此后寶姿實際控制人陳啟泰及時接受媒體采訪并明確表示“不會放棄時裝和服飾業務”,對于寶姿出售港股的行為,陳啟泰則解讀為寶姿擬私有化回歸A股。但當時就有市場分析認為, “沉淪”在連年下滑業績中的寶姿短期內已無力回天,這一女裝市場行將重新洗牌。
有業內人士表示,像朗姿、寶姿這些品牌早年主要集中在傳統的百貨公司,但隨著近幾年新型的商業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崛起,逐漸將人流吸引過去。而SHOPPING MALL的寵兒是那些快時尚或者奢侈品牌以及輕奢品牌,所以這些本土的中高端品牌就遭遇到了尷尬。
此外,國內高端女裝行業市場容量大,集中度低。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高端女裝的總體市場容量約為680億,2012-2015年我國高端女裝銷售復合年增長達到33.3%,顯著高于女裝行業整體水平。但國內高端女裝企業的市場集中度總體上仍處于較低水平,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高端女裝銷售前十位品牌的市場綜合占有率合計為25.21%,仍低于男裝、童裝等其他品類服裝。
也有業內人士透露,一些高端服裝價格和品牌的本質與內涵是不相符的,它們需要從原來的神壇走下來。國內一些品牌價格虛高的現象,也將被重新梳理,直至回歸理性狀態。隨著進口服飾關稅的下調,以及越來越多國際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國內本土的高端服裝市場或也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