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底境外發債近4億美元后,融創中國日前宣布,確定境內發售發行總規模50億元的首期境內債券,用于償還金融機構貸款及補充本公司的一般營運資金。其中,第一類票面利率4.5%,發行人在第三年末具有上調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的5年期債券;另一類則是票面利率5.7%的5年期債券。兩類債券將分別發行25億元。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對于大型房企來說,一、二線城市土地儲備將成為其打仗的資本,但對于融創來說,僅夠一年開發的土地將對其帶來極大的制約。德銀預期,融創中國有明顯的再集資風險,以尋求在公開市場收購土儲。
債務總額將超百億
5日,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對外宣布,公司已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于8月4日發出的證監許可[2015] 1892號核準文件,核準天津融創置地有限公司關于擬發行不超過60億元的境內公司債券的申請。
隨后其13日公告稱,建議全資附屬公司天津融創置地公開發售首期債券,債券初始本金額不超過30億元,可另外超額配發不超過30億元。最后,根據簿記建檔結果顯示,融創確定將發行總規模為0億元的債券。其中第一類債券為5年期,附第3年末發行人上調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其票面利率為4.5%,發行規模25億元;第二類債券為5年期,其票面利率為5.7%,發行規模25億元。其上一次發債還是在2014年底,發行4億美元,五年期優先票據,年利率8.75%。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底,融創負債50.9億元,本次發債后,債務總額將超1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人民幣匯率貶值,剛剛回暖的房地產業再次遭受寒風。“人民幣貶值將降低投資者的投資力度,加速熱錢流出和資產轉移,并提升房企海外融資成本,加大風險。”張大偉說,也正因為此,房企將加大境內投資的比例。
并購失敗留后遺癥
有業內人士表示,融創本寄往通過收購綠城與佳兆業來提高土地儲備,因此,近兩年來減少了市場拿地,但沒有想到收購接連失敗。未來,融創中國或將加大并購力度,以換取土地儲備。
融創在年報中表示,2015年在新的土地儲備的補充上,一方面本公司將重點完成收購與綠城合營項目部分股權,若該交易完成,將迅速擴大公司在上海區域的權益土地儲備,加強在上海的區域優勢地位,另一方面,若先決條件滿足,公司將完成佳兆業的股權收購,該交易將使公司高起點進入廣深區域,從而完成中國最核心城市的布局,并為公司開拓更廣闊空間。
對于融創收購佳兆業的失敗,德銀表示,融創收購策略不再奏效。該行過去看好融創收購不良資產以擴展規模的策略,但在出現過去兩年收購綠城及佳兆業的失敗后,將公司的評級由“中性”下調至“沽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至2013年間,融創復合增長率40%,于2014年放緩至1%。德銀認為,在沒有佳兆業的土地儲備支持,其2015至2017年間的銷售前景將更為困難,公司需要在未來12至18個月于市場斥資500億元收購,才能模仿佳兆業的發展規模,而且要發行200億元人民幣新股才可將凈杠桿維持于100%。
一線土儲承壓
的確,從近兩年融創購地來看,2014年新購置土地12宗,其中一線城市5宗,約72萬平方米,2015年僅收購上海浦東一地塊。而與之相對應的卻是,“面粉”的暴漲。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表示,一線城市土地已經開啟了“瘋狂”模式。以住宅土地為例,2015年供應的土地均價為每平方米16024元,比2014年上漲35%。
而且,在市場分化的背景下,房企更要集中于一線城市,但融創一線城市土地占比雖占17%,但多集中于北京與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融創對于一線城市儲備明顯不足,尤其在一線華南市場拿地節奏較慢,會使得一線城市可供開發的推資源減少或不足。
本文來源于經濟參考報,圖片源自網絡,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