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互聯網+”的浪潮下,眾多的零售品牌紛紛推出新策略。家樂福、沃爾瑪、華潤萬家等3家零售巨頭均于5月選擇在深圳發布全新的中國發展戰略。
據了解,在2015年度股東大會召開之前的一天,沃爾瑪公司對媒體公布了基于O2O電商業務發展的一系列最新實踐和規劃;緊接著,“家樂福中國與微信支付O2O戰略合作發布會”在深圳舉辦:廣州、深圳的13家門店將首批接入微信支付,同時以微信支付切入,以“微信支付+微信公眾賬號”構成的微信智慧超市解決方案。這都顯示在“互聯網+”的大政策下,傳統產業對其經營模式進行了符合時代潮流,中國特色發展的轉變。
“轉變運營觀念是首要條件,管理決策層必須要直視電商帶來的沖擊,深刻認識O2O;其次是改變運營模式,利用O2O更精準地發現用戶需求,加大產品研發創新力度,優化傳統流通業的流程和服務;再者商業模式的轉變,實現全渠道戰略和商業一體化,打通線上線下;最后是支付和配送體系的轉變。”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巖宏對記者表示。
“當然,也要注意我國強大的競爭對手,除了有行業內同時進行轉型的傳統零售企業,還有電商平臺如天貓超市、一號店等平臺等。” 杜巖宏補充說。
互聯網發展在經歷了人與信息,人與人的消費互聯之后,第三階段的工業互聯,也使得與世界的聯系緊密加深了一層。
近日,在北京召開的2015北京軟件名人論壇上,數碼大方總裁雷毅也表示,“未來五到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時代,傳統行業的產業互聯網化正在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由此看來,多家傳統零售業巨頭在中國特有的“互聯網+”的情況下,做出順應潮流的決策也是必然且必要的。
另外,對賣場數據的監控,后端物流運作等的管控都是價格不菲的,但是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傳統零售業在這方面可以開源節流,對消費者行為分析,產品預售銷售,生產周期等都會有很大節省空間。
杜巖宏認為,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也改變了商業模式。傳統零售業是受互聯網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由于電子商務的出現,零售行業的市場蛋糕被不斷地蠶食,傳統零售業利潤空間減少。互聯網發展日漸成熟,傳統零售業意識到了只有搭乘“互聯網+”的便車、加快產業轉型,才能抵抗互聯網帶來的沖擊,迎來新的生機。
而近期,家電業巨頭海爾推出的便攜式洗衣機就是采取微信微博等網絡預售模式,通過消費者點擊下載優惠券,計算產品生產量。這樣前期造勢既節省了宣傳費用,也為后期的生產提供了充分調配產品的空間。這也是一個在“互聯網+”時代下,傳統產業由數據富集到數據驅動的案例。
今年兩會授權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相關詞語的注釋》中對“互聯網+”也有明確的定義:“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這也意為著以后發展的道路是一個自上而下,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發展道路。中國在互聯網發展的前兩個階段都處于起初落后,后來發展的狀態;而在工業互聯網,和自身提出“互聯網+”的時代,各大傳統零售商也在適應著世界和中國發展的節奏,向著開放,合作,可視化的方向發展。
“清楚認識O2O的本質,不可盲目擁抱互聯網;追求運營模式、體驗式服務上面的差異化,不能單純地依靠低價來獲取競爭力,充分發揮線下資源的優勢;加強線下購物環境的基礎設施建設;注重渠道建設,傳統的單渠道、多渠道已經不能滿足零售業實現O2O轉型的需求,全渠道轉型要從內到外地顛覆傳統業務;為轉型做足準備,尤其是新型人才資源的儲備。” 杜巖宏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