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成網購體驗店?僅28.8%受訪者經常逛商場
來源:鎮江日報 作者:鎮江日報 時間:2015-05-20
逛街功能=娛樂休閑+網購體驗
實體店成為青年購物
“試衣間”?
隨著電子商務和物流業態的發展,一方面網購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傳統的商場似乎成為網購的體驗店,另一方面,商場由于豐富多樣的服務,也成為年輕人重要的休閑場所。近日,中青網一份針對2246名受訪者的最新調查顯示,52.2%的受訪者現在購物是在網上并且事先在實體店“做實驗”,25.1%的受訪者更多在商場。記者日前就這個話題走訪了一些年輕讀者和商場營業員,他們的反應又是如何呢?
看好了上網淘成為“常態”
大學畢業后,逛街就成為80后高靜和閨蜜顧燕周末見面的重要項目,“周末一起逛街、吃飯、看電影,在一個商場里就能搞定,偶爾碰上商場舉辦的商業活動,還能好好玩一玩”。面對記者,高靜也表示,大多數時候她們真的只是在“逛”,而不真正購買商品。“商場的東西太貴了,就算打折,對于我們這些工作時間短,收入不高花銷高的年輕人來說也買不起。很多時候遇到實在是喜歡的,就會記下款式和貨號,回家后到網上找。”顧燕也表示,商場里的衣服、裙子、鞋子不管什么牌子什么檔次,都比同類型的網店貴很多,多數時候去柜臺看也就是做個體驗,找到合適自己的尺碼,然后上網買。“網上沒有‘試衣間’,我就在實體店里試。”她告訴記者。
已經當了媽媽的王佳也喜歡在周末跟家人一起逛商場,“寶寶特別喜歡綜合體里的兒童樂園,婆婆帶寶寶在兒童區玩耍,我還能抓緊時間選選衣服、鞋子什么的,然后全家人一起吃個飯回家,一舉多得。”她也認為,實體店相對而言價格居高,一般不在里面當場買,只有逢年過節折扣打得比較大的時候,也遇到確實真喜歡的衣服或鞋子才會當場買。一般情況下都是選好了回去上網買,但是商場里的餐飲和娛樂消費還是能接受的。
受訪中,年輕人普遍表示受限于收入和花銷,對于實體店特別是大型商場的衣服、鞋子等商品不敢當場買。而在商業綜合體中的飯店、電影院都比較舍得花錢,一方面因為價格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另一方面也是和親友逛街的一大樂趣。
看多買少成為最大煩惱
在我市一家商業綜合體從事首飾銷售的潘馨告訴記者,現在每天上班和同事閑聊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超過向客戶介紹商品的時間了。一天之內可以向五到六個客戶介紹商品,但是最后真正買的最多一兩個。“一開始聽他們問得很仔細,還以為他們真要買。但是最后問完了走了,我才想起來他們可能是問清楚了回去上網買。”她對記者說。潘馨說,現在每年也就靠春節、情人節等幾個大型節日里價格折扣幅度大的時候,銷量才會比較好一些。再這樣下去,她要開始考慮“跳槽”了。
和潘馨差不多,在一家商場負責衣物銷售的沈涵也有類似的遭遇。當客人詢問仔細,甚至進屋試穿的時候,她滿心歡喜地以為這單生意要成了。誰知道試穿完了人就走了,后來還是聽一個朋友說起自己的購物“秘籍”時才知道,那試穿是為了找好尺碼回去上網買。“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這品牌店的衣服是貴。還沒怎么樣就上千元,和我們年齡差不多的小伙伴一個月工資才多少錢啊,刨去房貸、水電費、日常吃飯花銷什么的,確實花不了多少錢在這上面。”沈涵對記者說。
不少接受采訪的市民表示,實體店確實難以和電商在價格上比拼,如果想挽回這個差異造成的頹勢,應當考慮嫁接互聯網電子商務和豐富一下體驗式消費。給予顧客在實體店更多既樂于接受,又不是很昂貴的消費體驗,這樣才有可能避免“試衣間”的無奈命運。
?。▉碓矗烘偨請螅┤魻可姘鏅鄦栴}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