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瑞劉晨光:中國休閑旅游地產現狀和未來
來源:新浪財經 作者:新浪財經 時間:2014-09-02
核心提示:中國的房地產上一年達到13億方的量,并沒有到頂。目前購房主力是85后,而人口紅利到1990年出現下跌,因此至少還有五年的紅利。
中國的房地產上一年達到13億方的量,并沒有到頂。目前購房主力是85后,而人口紅利到1990年出現下跌,因此至少還有五年的紅利。
但除了能夠快速走量、擁有成本和資金優勢的房地產企業之外,其余的企業在房地產未來幾年或許并不存在大機會。50億以下的區域性企業難敵地產大鱷,有可能面臨轉出房地產行業的命運。在地方政府推新城用地的時候,由于資本要求的是可控制,減少不可預見性,因此不具備相關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不愿碰新城開發。
而從購買需求層面而言,新增人口現在的購房質量比前幾年下降了。很多有購買能力的人,近三、四年沒有買過房子,在未來給大家提供什么樣的新產品可能是一個方向。
在休閑地產的操作過程中,考察發現很多項目都面臨一些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擇地的問題,他們更愿意擇景區旁邊的地,但是離核心城市太遠,基本上在第一塊我已經說過,可能未來擇地方面,這是一定要規避的。如果整個休閑地產作為以房地產銷售作為中短期盈利模式,這沒有任何問題,未來也是如此。
但如果更關注資產價值的經營,則需要對整個周期嚴謹判斷。以大盤的模式來看,一個三、五年要清盤的休閑地產項目,出于客戶的零散度,要把它運營出口碑是需要時間的,你的很多投資是漸進的,邊投一部分,邊看一部分,邊收一部分,這是漸進的。投資周期是五年朝上來看,并不是一個短周期。
此外,從休閑地產項目的硬件配套來看,垂直服務商的缺乏是一個行業面臨的問題,這也導致了客戶迭代和人流培育體系面臨困難。硬件之外,內容和服務雖然不是休閑地產銷售的決定因素,但妥善的安排會是強大助力。
我們發現很多休閑地產,即使它采取了錯的開發路徑,但是它的總經理有時候有五星級酒店工作經驗,這個項目比一般的項目會好一些。有些項目缺乏購買慣性,但投入服務,建立起社區的鄰里感,會引起很多人的購買沖動。
對于休閑地產的機會及發展趨勢,現在依然是爭取大量土地的好時機,且能獲得合適的價格。地方政府推地的壓力很大,他也想往外送,只要讓他覺得你能做得了,這時候就會有很好的空間。通過很多企業做的項目,不斷的有企業找過來,動輒上千畝土地,其實是蠻不錯的。
此外,休閑地產的發展前景中,垂直服務商也有巨大的崛起機會,第一做文化商業運營的,第二是做健康,第三是直接做的酒店和景區的經營。未來的休閑地產一定是小引擎及迭代思維。其中,對于小引擎而言,好處是錯了還可以掉頭。
休閑地產與旅游地產的區別:旅游地產圍繞風景區來打造,而休閑地產必須離核心城市不遠,一個半小時車程以內。
我國旅游資源豐富,景點并不稀缺,升級改造的諸多限制,導致近些年增長放緩,而且以觀光游為主,滯留性偏弱,導致旅游地產的發展很尷尬。另一方面,近幾年區域休閑、區域度假需求穩定增加,但又缺乏應有場所、設施和項目來承載,休閑地產因而存在巨大的機會,也成為開發商目前布局的重要方向。目前休閑地產一個很好的案例就是萬科在杭州的良渚文化村,整體投入120億,已經產出160億,還有近200億的貨值儲備。
休閑地產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模式與邏輯
1、項目擇地不合理,以前偏向拿景區周邊的地,離核心城市太遠,不適合用于發展休閑地產
2、對項目操作周期缺乏客觀的預判,投資周期必須拉長,應該在五年以上。
3、傳統地產思維嚴重,喜歡引擎和硬件的高大上,缺乏項目運營和品牌運作的耐心和正確態度,希望一次性投入帶來產出,缺少配套迭代升級的意識。
4、往往先做住宅后做休閑,項目操作順序不合理。應該先做好休閑設施吸引人流量再發展住宅產品。
5、垂直服務商缺乏,靠開發商單打獨斗困難重重
二、客戶迭代與人流量培育體系。旅游帶動地產,但旅游產品定位太高前期投入太大且沒有招來人氣。
三、資金安排上存在問題。應該致力于獲取5年以上長線資金,可以采用股權合作的方式引入,同時要有規范的財務和治理結構,包括退出機制。
四、客戶入住時長的提升需滿足硬件、內容、服務、運營四方合力。
休閑地產的機會
1、 取地機會大,價差空間大,轉讓機會大:廉價獲取大幅土地,地方實力型企業拿地有優勢,存在轉讓機會。
2、 用家時代的大市場:休閑地產生活化,逐漸構建完備的入住和生活體系。遠郊地產休閑化:引入休閑、度假元素,關注生活方式升級,給客戶置業一個充足的理由,為資本操作贏得空間。
3、 垂直服務商的快速崛起下的雙重機會,開發商不再是單打獨斗。
4、 資本心態逐步合理回歸下的大機會。
5、 可復制的模式。一旦摸索出成功的發展模式,便可廣泛復制。
本文來自新浪財經,如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