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商業競爭愈發激烈,國內大型商業設計,有的以生態賦能商業,有的以藝術賦能商業,通過“商業+”的形式吸引消費者來實現顧客引流。最近兩年時間,以“文化”賦能商業空間總是可以給消費者驚喜 ,吸引大家光顧“文化”的類型豐富,范疇廣泛。在這里,筆者則選擇了三種火爆的賦能商業空間的文化類型和大家一起分享。
本地文化賦能商業空間
文化內涵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如果從學術角度進行進行劃分,我們可將其分為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等等。小編認為,在這里我們首先要聊的賦能商業的“文化概念”,可以說包含了以上種種,即城市的本地文化。在有限的商業空間內,通過沉浸式體驗喚醒人們對于城市的記憶,成為很多商業街區以及購物中心選擇的發展策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具有代表性的本地文化結合購物中心的實際案例。
上海新天地
提到文化商業街區,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上海新天地,它可謂是中國商業街案例中經典中的經典。作為具有上海歷史文化風貌的旅游景點,它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標志石庫門建筑舊區為基礎,改變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的基礎上,賦予其商業功能。
上海新天地把一棟棟擁有上海歷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了餐飲、購物、演藝功能的時尚中心。具有厚重感的建筑外觀下,內部設計極具時尚感,有機的組合與錯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響樂。
十多年的沉淀,讓上海新天地成為了中國文化商業街區的鼻祖,開創了一系列全新的商業地產體系,回首再看去,雖然其中入駐品牌換血了好幾輪,但是骨子里對上海文化底蘊的堅持一直沒有變。
北京“和平菓局”
文化賦能的商業空間發展方向,近兩年被商業體系“靈活”運用。它可以是一整條商業街,也可以是購物中心的一部分。2019年8月12日,王府井百貨大樓里出現了一座穿越時空的“老北京城”—和平菓局。
2400多平的米的沉浸式空間體驗,還原出鮮活真實的老北京生活,郵局、藥房、糧油店、副食店、點心鋪分布在不同的區域,懷舊復古,如果你來到這里,一秒鐘就會帶你穿越回上世紀的北京,這里目前也是王府井最熱門的打卡地之一。
成都寬窄巷子
提到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商業街區,成都的寬窄巷子 絕對占有一席之都,寬窄巷子全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
近年來,圍繞它的標簽往往是文化、美味、時尚、新潮等關鍵詞,寬展巷子是厚重歷史文化與時尚潮流融合的商業典型,以“老成都底片”、“經典文化地標”等標簽屹立于蓉城。
2007年,成都文旅集團對寬窄巷子進行改造,實現三條步行街的聯通,設置東、西兩個廣場 ,實現受眾與商業之間的互動。依托于功能區針對休閑游客、精致時尚游客和青年休閑人群三大客群,并進行業態優化,實現多元規模化經營業態轉變,開街第一年就吸引了800萬游客。
長沙“超級文和友”
最后,我們將目光放在湖南長沙。2018年5月,文和友在長沙海信廣場打造了“海信文和友”,面積約5000平。2019年,門店投資2億元成新升級,更名為“超級文和友”,面積更是超過20000平。
“超級文和友”和北京“和平菓局”的設計理念極為相似,同樣主打“情懷牌”。利用收集幾十萬建筑舊物與日常用品,還原七、八十年代老長沙的生活場景,在 這個巨大的7層樓內,商業業態廣泛,溜冰場、錄像廳、照相館、洗腳城…..動態的市井空間,熱鬧的城中社區,全方位還原了長沙的文化和情懷 。
一個城市的塑造,絕不僅是表現為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的經濟交流,更表現為身后的文雅底蘊和文化魅力挖掘當地文化賦予商業街區全新的生命力,這過程需要的諸多復雜因素,需要企業的基因,需要對城市蘊底的細致解讀,也需要落地的執行力,更需要耐心和人文關懷。
"Z世代”文化賦能購物中心
文化的種類多種多樣,在提到有關商業的文章當中,我們總是將“文化+商業”模式中,將文化概念歸結于本地文化的賦能。但是,除了剛剛提到的本地文化,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小編還想提提“Z世代”文化。“得年輕者得天下”這句話放在今天的商業領域一點都不為過。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商業中心善于總結和利用主“Z世代”文化對空間和業態進行優化。
“Z世代文化”之“潮流文化”,紛紛入駐商場
誰掌握了“Z世代”的喜好,誰就掌握了一套全新的“流量密碼 ”。各大購物中心紛紛發力,設置潮流文化藝術空間區域,吸引年輕人光顧。
泡泡瑪特線上潮玩店社區APP—葩趣(PAQU)首家旗艦店在上海美羅城開業,該店定位“潮流+潮流藝術”空間,還專門設有手辦產品售賣區,吸引了大批量年輕人光顧。泡泡瑪特又與北京朝陽公園正式達成合作,打造潮流文化主題樂園,致力于將項目打造成集潮玩IP、傳播文化、沉浸式體驗、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潮流文化園。
提到“潮文化”深圳的來福士廣場是不可不提的一項案例,從2018年的街舞文化,2019年的嘻哈說唱文化、樂隊文化等等,深圳來福士通過“熱點+創意”的模式內容,持續引入潮流IP與時尚文化相融合,聯動場內租戶推出契合商品,將流量轉換為銷量,受到年輕人關注。
“Z世代文化 ”之“悅己文化 ”,釋放新信號
隨著新一代年輕人的成長和發展,購物中心的業態發展也將目光從“悅他經濟”轉向“悅己消費”。現如今的80后、90后出生的年輕人,他們沒有結婚成家、家庭經濟方面的壓力,敢于消費,敢于超前消費,消費風格也以取悅自己為主,以體現和追求自我價值為根本,一些商業業態品牌由此應運而生。
Tomacado花廚,推行的是“餐廳+花店”的經營模式,秉承一店一色的原則,它既是一家餐廳,也是一家花店,通過美食和鮮花滋養都市里忙碌的人們。自開業以來 ,它便成為年輕人們爭相打卡的網紅餐館。
除此以外,飾品生意,美妝生意,內衣生意等都在“悅己文化”的趨勢下成為了新的投資點 。
“悅己文化”下驅使的“悅己消費”豐富多樣,在這里小編只講到了冰山一角,小編認為,悅己型消費要滿足“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兩大方面,在顏值即正義的背景下,高顏值成為商品的門面。與此同時,豐富的產品內涵也會讓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探尋自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深挖“品牌文化”,賦能購物中心
對于商業品牌的打造,“品牌文化”的價值永遠是無形且無窮的。在商業、購物中心努力鏈接各類“標簽”文化為其增添新鮮感的時候,深圳、武漢K11則繼續選擇依托于自身文化內涵,強化品牌力,它沿用品牌特色,以“藝術、人文、自然”為三大核心,將藝術欣賞、人文體驗、自然環保完美結合與互動,帶出無限創意。為深圳帶來去全新的商業“博物館體驗”。
優秀的“品牌文化”是商業的品牌的延伸,可以在延長品牌生命力的同時可以拓寬品牌的發展道路,充分利用品牌的美譽度,在人們心中形成“文化認同”,從而在潛意識中形成“消費欲望”,這樣的“一盤棋”應該是各大商業、購物中心應該花費時間和精力來下的。
文化賦能商業中心,購物中心都在做。但小編認為,當大家都在做的時候,如何做到“脫穎而出”是接下來人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如今,“情懷風”、“復古感”不免讓人感覺有些倦怠,“藝術賦能”也早已失去了當初的吸引力。未來 在運用“文化賦能”商業中心的概念中,如何去豐富文化類型、挖掘文化內涵、表現文化吸引力,是下一步各大商業、購物中心需要費心探究的實在問題。
文章來源:其美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