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型文旅項目的興起,以及小而美網紅項目的截流,對于面積不算大,景致不美,人員不專,運營不精的農莊來說,如何讓游客“回頭看”,成了難事。
如果你還沒有更好的辦法,看看這5條建議,或許能給你帶來新思路。
壹、超前的規劃,合理的布局
休閑農莊,包括管理、生產、加工、營銷、景觀設置、配套設施等多方面的建設。區位交通、氣候條件、生態環境、產品內容等等都是與農莊成敗息息相關的。所以,在我們做農莊之前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比如市場定位、功能分區、項目設置、開發原則與時序、經費預算、效益分析等都要做好規劃設計。有了科學地規劃,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
在外部布局上,要選擇區位交通條件便利的地方,能與周邊同類項目及景區景點構成互補性,能與整個區域發展形成互動,這樣能夠獲得較為廣泛的客源。
例如:苗栗縣南莊鄉休閑民宿區就是由近80家鄉村民宿莊園構成,并依托這些民宿將具有百年歷史的桂花小巷開發成特色旅游街,帶動了客家特色餐飲、特色風味小吃、特色手工藝品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游客來到這里之后,能體驗不同的農家風貌,并全方位地感受具有當地特色的客家文化。同時,區域內部各休閑農業經營單位在資源、客源、產品和市場等方面形成了相互帶動、相互補充的良好局面。這樣的產業集聚效應,提高了各個經營單位的經濟效益。
在內部布局上,要將生產區、觀賞區、加工區、休閑區等有機合理搭配,尤其是景觀設計和游憩設施,要充分考慮游客的感受和舒適性,盡量做到移步換景,不走回頭路,累了有地方可以暫停休息。
貳、特色的主題
無論是人、或者事物、或者產品,有個性才能吸引眼球,讓人過目不忘。休閑農莊也是如此。鮮明、突出的個性和主題就是休閑農莊獨一無二的靚麗名片。農莊的個性往往與莊主的風格、追求和修為有關。
例如臺灣的農莊主幾乎都有一個普遍的共同點,他們特別熱愛鄉村,鐘情于田園生活,致力于自然生態的涵育和環境保護。他們不奢求短期的暴利,做長線投入打理自己的莊園。在建設和經營過程中,他們會將農莊視為自己的藝術作品,不斷融于自己的個性化創意,精雕細琢,游客可以明顯地感受莊主的藝術風格和個性追求。
主題也同樣重要,主題要能夠突出休閑農莊的最有特色的部分,最好在農莊名稱上就能有所體現。無論你做休閑類農莊還是做民宿類的,都要讓人一目了然,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針對性地做出精準的選擇。臺灣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很多農莊一看名字,就知道農莊的主題和特色,如“飛牛牧場”以奶牛為主題,可體驗牧場生活。
叁、以產業為本
休閑農莊的基礎是農業種養殖,俗話說“無農不強,無旅難富”,脫離了農業,就成了“休而不農”,名不副實。開發多元化的新、奇、特農產品是農莊經營的核心競爭力。如臺灣很多農莊都根據種植的產品開發了深度產品,這些產品一般是市面上和其它農莊購買不到的。
產品的精深加工顯得尤為重要,要將生鮮產品向干貨制作、開發功能飲品、提煉美容保健品、旅游商品等方向發展,延長產業鏈。如南投縣信義鄉農會依托本地的梅子特產,設計出幾十種特色產品,并輔以創意設計包裝,成為當地最具特色的農特產品和最受歡迎的旅游商品。
肆、創意,體驗要深化
無論是產品、包裝,還是景觀小品,都要注入創意的思維,可適當結合時尚元素,讓游客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效果。有創意的產品,才具有恒久的生命力,能帶給游客共鳴和別樣的感受,強化游客的粘性。
如藍調莊園在產品設計時,將時尚、休閑要素融入其中,通過求婚、求愛等動態的新奇體驗,打造“愛的藝術”大地景觀,設計時尚的休閑方式。如為年輕團體或情侶提供露營、戶外休閑娛樂、健身、特色餐飲等,營造出一個頗具浪漫情調的“愛的伊甸園”,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和情侶。
伍、用活資源
休閑農業可用的資源很多,自然資源、農業資源、鄉土文化、民間技藝、民俗節慶、傳統手工等等,都是難得的寶貴素材。只要運用得當,加入一定的創意改造,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臺灣的桃米村本是一個地震廢墟,該村利用本土蘊藏的豐富生態資源,將23種不同形態的青蛙和56種色彩斑斕的蜻蜓作為特色,依據兩種小動物設計出各種可愛的卡通形象,遍布鄉村醒目位置,并鼓勵村民用紙、布、石頭等鄉村材料,制成手工藝品,很快成為暢銷旅游商品,也使整個村子成為遠近聞名的昆蟲生態文化體驗休閑區,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往體驗和觀光。
【免責聲明】本文由飆馬商業地產整理編輯,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