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文旅市場逐漸呈現出下沉趨勢,以年輕人為主的消費群體不再滿足于以往的大眾化旅游模式,轉而探尋差異化、個性化的深度文旅體驗。在此趨勢下,縣級城市迎來良好機遇,旅游熱度持續攀升,帶動縣域文旅經濟快速增長。本文,飆馬商業地產盤點分析十大縣級城市文旅街區案例,供廣大開發商參考借鑒。
案例一
羅田縣鳩茲古邑文旅休閑街區
鳩茲古邑文旅休閑街區位于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九資河鎮,是羅田縣為響應縣委、縣政府旅游興縣戰略目標,積極推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等品牌創建而打造的重點項目。街區旨在促進羅田旅游從山岳型旅游向休閑度假游轉型,從“賣風景”進入“賣生活”。
在規劃布局上,鳩茲古邑文旅休閑街區沿河兩岸依勢而成,主要設置了大別山特色小吃一條街、鳩茲游樂一條街、鳩茲特色餐飲、鳩茲特色民宿和青年旅社、茶樓、飲品、文創、非遺表演等多元化業態。
在建筑設計上,街區內的建筑以徽派風格為主,青磚黛瓦、雕梁畫棟,古色古香,與周圍的青山綠水相得益彰。
在文化展示上,街區通過文創產品、非遺表演等形式,展示了羅田的地域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例如,京劇經典片段的現場表演展示了國粹藝術的魅力,音樂劇《情戀·大別山》則展示了生活在這片地區的人們對大別山的深深眷戀之情。
在旅游體驗上,街區推出了行浸式夜游光影演繹《夢回鳩茲》、旅游駐演項目等,為游客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特別是夜游紅葉項目,讓游客在星空下、田野上欣賞到紅葉的美麗與魅力。
鳩茲古邑文旅休閑街區通過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特色旅游業態、提升旅游品質和服務水平,為羅田縣的旅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案例二
東郭鎮嵐山根·運城印象步行街
嵐山根·運城印象步行街地處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東郭鎮,距運城市區15公里,街區占地面積1980畝,是集農、旅、文、商一體化,融吃、游、玩、住一站式的特色旅游體驗地。
街區依托運城歷史文化底蘊,構筑了“五街兩館一園一中心”的街區景觀,分別為作坊街、美食街、臺灣美食街、文化街、酒吧街、王家茶館、圖書館、古中國文化園和全民健身拓展中心,孕育了“文旅農商融合、同富裕”的嵐山根發展模式。
此外嵐山根還以極具年味的運城民俗文化為核心,精心打造了嵐山根“運城品牌”街,一店一品,匯聚了178個來自山西、陜西等地特色美食和傳統手工藝品,既有本土特色,又兼具潮流風味。
最后街區還從旅游、美食、購物、娛樂、住宿、演出等多方面推出了文化產品,以運城在地文化為主要內容,推出了常態化夜間演出、季節性夜間演出、沉浸式體驗劇,以運城品牌街為體驗場景,為游客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備受消費者青睞。
案例三
蘭陵縣沂蒙老街
沂蒙老街項目位于蘭陵縣的邊緣地帶,整體規模適中,長約200米,寬約150米,建筑風格為仿古低密建筑。沂蒙老街作為蘭陵旅游和本地夜經濟的代表,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觀光。
在規劃與設計上,沂蒙老街的規劃與設計充分考慮了地域特質和文化元素。在入口處,設置了標志性景觀牌樓,并配備了噴泉等互動裝置,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在牌樓后,還設置了戲臺,每晚定期進行民俗節目演出,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娛樂體驗。此外,每個街角處都設置有小牌樓,保持了整體風格的統一性。街道邊的小品景觀設計也緊扣街區文化主題,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
在業態布局與特色方面,沂蒙老街融合了民俗區、小吃區、百貨區等功能區域,并融入了村史館、戴家村連等紅色文化元素。小吃區匯聚了當地各種美食,如炒雞肝、老式雞蛋湯、八大碗、鐵板香豆腐等,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當地的飲食文化。百貨區則提供了各種旅游商品和地方特色手工藝品,供游客選購留念。此外,沂蒙老街還積極推進夜游經濟集聚區建設,打造了夜游經濟新高地、網紅打卡地。
在文化和旅游方面,沂蒙老街在文化與旅游融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挖掘和展示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沂蒙老街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例如,沂蒙老街推出了文藝匯演、街舞比賽等一系列引流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與。同時,沂蒙老街還注重與周邊景區的合作與聯動,共同打造更加完善的旅游產業鏈。
案例四
石泉縣秦巴老街
石泉秦巴老街位于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城中心區域,始建于西魏,復建于明清,主街長約1000米,寬約4米,街區先后榮獲“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稱號。
在建筑特色上,街區內有禹王宮、江西會館等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東西城門、古縣衙、古巷道、古院落、古民居等明清古建筑。沿街是統一建筑風格的青磚灰瓦、飛簷吊角的門面小樓,基本保留了明代建筑的特點,與東西城門、禹王宮等古建筑相映成輝,渾然一體。
在業態上,街區現有店鋪150余家,涵蓋游樂、餐飲、住宿、文娛、零售等業態。此外,近年來秦巴老街還大力發展夜經濟,夜間常態化開展縣太爺巡街、舞龍、舞獅花姑子、漢調二黃等民宿文化演藝活動,形成了夜演、夜娛、夜游、夜食、夜購等多種業態,滿足消費者多元消費需求。
在配套服務方面,項目在老街的中心地段,打造了游客服務中心由文化展示區、咨詢服務區、休憩區三部分組成,集旅游咨詢、旅游投訴、宣傳展示、接待服務、游客休憩等功能于一體。在游客中心周邊,還專門配有醫務室、發熱留觀室、微型消防站、警務室,為游客提供及時高效、專業優質的旅游服務。
此外,在運營方面,為推動文旅融合,秦巴老街固化漢調二黃、皮影戲、《縣令審案》情景劇等民俗文化演藝活動,推出吃粥憶祖、端午祭祀、古裝節、鬼谷下山迎五福等特色體驗活動,受到游客歡迎。
現如今,秦巴老街已成為安康知名的文化和旅游消費場所和網紅打卡地。
案例五
潁上縣管仲老街
管仲老街位于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是該縣的一張歷史名片。老街全長6.1公里,建筑風格為明清時期古商業街及古合院群落,被譽為“皖北第一古街”。這里曾經是管仲的故里,為了紀念管仲和弘揚潁上的歷史文化,潁上縣投入巨資精心打造了這條以管仲為主題的特色古街。
在規劃與建設上,管仲老街以水街環境和豐富的建筑資源為依托,以明清時期皖北合院民居和商業街建筑為隱形骨架,以管仲文化、民俗文化、老街文化為脈絡,打造成一個集餐飲、購物、娛樂、文化等功能為一體的時尚旅游街區。
在文化和旅游方面,管仲老街主打“文化牌”,通過仿古建筑、天井式設計、綠化園藝、休閑業態等方面的規劃設計,將傳統人文和現代商業進行了有機融合。老街內匯集了眾多老字號品牌店、手工作坊、藝術工作室、博物館、藝術畫廊、非遺文化等文化經濟新業態。一面承接展現“古潁上”的傳統文化,一面又將新鮮活潑的多元創意文化引入,豐富老街的文化內涵。
同時,老街還定期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展覽,如民俗表演、手工藝品展示等,讓游客在游覽過程中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這些活動的舉辦,不僅提升了老街的文化品位,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體驗。
案例六
兩當縣老南街省級旅游休閑街區
兩當縣老南街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城南部,是一個集歷史文化、紅色教育、商貿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這里也是甘肅省工農武裝斗爭第一槍“兩當兵變”的發生地和紅二十五軍長征入甘第一站,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建筑方面,街區內的建筑按照明清風格打造,民居風格鮮明,與街區融為一體。街區合理組織景觀軸線,建筑結構之間既有序關聯,又留有開放區域,游客可按不同路線直達任何部位。
在功能布局上,街區由兩當兵變舊址與遺址、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與兩當縣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民俗商貿街區、教育培訓基地與在建的兩當縣養老照護中心等四大功能區域組成,涵蓋購物、休閑、教育、養護等多元化需求。
此外,在運營活動上,街區依托紅色歷史文化,積極舉辦開展各類紅色教育活動,弘揚革命精神。同時,在各個功能室內開設公益性的音樂舞蹈、繪畫創作、才藝演播、書法訓練、剪紙創作、刺繡編制等課程,豐富了廣大市民的文化需求,也為游客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藝術體驗。
案例七
高邑縣鳳凰不夜城特色步行街
鳳凰不夜城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緊鄰劉秀公園南側,占地面積18400平方米。高邑縣是一座千年古縣,上可追溯至周朝,古稱為“鄗地”,具有深厚的漢文化底蘊和大量歷史遺跡。依托獨特的文化資源與高邑縣自然山水資源,高邑縣重磅打造了這條特色文化街區。
在整體設計上,鳳凰不夜城街區整體遵循典型漢文化歷史主脈,以漢文化為核心,結合當地優秀的民俗文化、城市歷史特色、民俗特色、百年老字號、非遺傳承,展現傳統文化和現代時尚藝術。
在布局上,街區涵蓋4座牌樓、56座燈桿、3600余盞國潮燈籠(24種風情)、16處網紅打卡景觀、28個演藝舞臺和行為藝術表演點。百余人的表演團隊每天上演120場文化節目,為游客提供豐富的視聽盛宴。
在體驗上,街區追求“一步一景,一步一娛”的體驗感,設有20余種互動美陳設施,如地洞玄機、時空之輪等,游客既可以拍照留念,又可以參與其中,盡情暢玩。
在業態與活動上,鳳凰不夜城融合高邑縣當地非遺傳承、民風民俗、百年老字號、土特產等文旅業態,帶動當地鄉村振興,傳承保護弘揚當地文化,構建鮮活的歷史文化空間和城市美好記憶空間。同時,街區多次舉辦水秀狂歡節、篝火節、啤酒節、美食節、無人機燈光秀等活動,開創了石家莊文旅的全新玩法,迅速引爆了河北文旅市場。
案例八
鹿邑縣明道城旅游特色街區
鹿邑縣是道教創始人老子的出生地,被譽為“老子故里”。明道城項目依托老子文化進行建設,是鹿邑縣的重點工程,占地面積120余畝。
在定位上,明道城以老子文化為核心,結合現代商業元素,打造了一個集文化、旅游、休閑于一體的特色街區。
在建筑設計上,明道城采用高墻灰瓦的復古建筑設計,與老子文化相得益彰。街區內街道布局合理,以南北走向的街道為主,共有三條;東西走向的街道雖然不是主干道,但大小有七八段,形成了錯落有致的街區布局。
在業態方面,明道城內入駐了各種各樣的品牌,包括女裝店鋪、飲品店、休閑區域等,同時,街區內的小吃街更是吃貨的天堂,涵蓋了各類特色小吃,滿足消費者多元消費需求。
最后,在文化體驗上,作為老子文化的傳承地,明道城內設有與老子文化相關的展示和體驗活動,如老子文化講座、道家養生體驗等,讓游客在游玩的過程中也能深入了解老子文化。同時,在傳統節日或重要紀念日,明道城會舉辦各種慶祝活動,如廟會、燈會等,豐富了游客的文化體驗。
案例九
建水臨安古城主題特色步行街
建水臨安古城主題特色步行街位于云南省建水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素有“滇南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街區全長1500米,東起迎暉門,西至清遠門,是游客游覽古城的必經之路。
在定位上,項目定位為集人居、養生文化為主題,打造以商務、度假、居住及景點四大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街區。街區以展示千年古城的文化脈絡為核心,通過古建筑、歷史遺跡和傳統文化活動等形式,吸引游客和市民。
在建筑設計上,街區內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包括宋、元、明、清等各個歷史朝代的古寺、古廟、古井、古塔、古樓等。同時,街區內的景觀設計融入了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
在功能規劃上,街區規劃了翰林街特色客棧街區、桂林街客棧、古玩特色街區、紫陶商品一條街、西門豆腐特色街、臨安路美食文化街等多個項目。涵蓋了游覽、餐飲、住宿、休閑、特色美食、購物等,滿足了游客的多樣化需求。
在文化活動上,街區定期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孔子文化節、實景科考、民族舞表演,建水小調等傳統文化表演,講述著小城在歷史進程中彝、漢文化交融的故事。
案例十
金湖縣堯帝古城上古文化休閑街區
堯帝古城上古文化休閑街區位于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城南新區,是金湖縣委、縣政府為傳承和宣揚上古堯文化而精心打造的文化旅游項目。街區與堯帝古城景區相融合,占地1050畝,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也是國內首個堯文化展示、保護和傳承基地。
在規劃上,堯帝古城上古文化休閑街區規劃了多個具有鮮明特色的項目,包括:上古文化園區:集中展示了堯帝文化及其相關的歷史遺跡和文物;特色餐飲休閑區:匯聚了金湖小龍蝦、大閘蟹等地方特色美食,以及新疆羊肉串等特色燒烤;旅游商品區:提供了豐富的旅游商品,如堯帝文化紀念品、地方特色手工藝品等;民宿酒店:街區內的民宿酒店以傳統建筑風格為主,結合了現代舒適設施,為游客提供了溫馨舒適的住宿體驗;家風家規教育館、農耕博物館:通過展示歷史文物和文獻,向游客傳授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家風家規和農耕文化。
此外,街區還規劃了堯帝廟、文廟、夜游燈光秀表演等旅游業態,以及旅游咨詢、旅游廁所、旅游巴士等公共服務設施,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
除此之外,堯帝古城上古文化休閑街區在文化與旅游融合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街區通過注入主題民宿、特色餐飲、非遺民俗演藝、文創展銷等旅游元素,將堯帝文化、中華始祖文化與金湖地方民俗文化深度融合,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同時,街區還定期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廟會、民俗表演等,進一步提升了街區的文化內涵和吸引力。
【免責聲明】本文由商業地產智囊整理編輯,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