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發展到今天,各大房企之間已經演變為“以快吃慢”的生存法則。
特別是今年的“兩集中”政策落地之后,對“快”的要求更加明顯了。
房企不僅要快速看地、做測算、做判斷,拿到地之后,還要能快速開工達到預售標準,搶先占領市場,才能賺到更多利潤。
這中間涉及了很多環節,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惡性循環:
比如有的房企算不過來賬,拿不到地,失去在核心城市的競爭力,沒項目賣,留不住優秀員工,房企更難拿地;
再比如,有的房企拿地后快周轉,工程質量容易出問題……
如何有效避免這些情況出現?
在筆者看來,速度和效率非常關鍵,而實現它們的前提是,房企的數字化發展。
今天,筆者想重點來聊聊地產數字化發展的四個階段。
這絕不僅僅是某一個部門或者子公司的事情。
有專家表示,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整個社會的數字化進程至少提前6年。這也意味著,數字化正在加速重塑各行各業的生產流程,數字化和每個地產人都息息相關。
而能最快做到最后一個階段的房企,才是有真正的實力,去迎接未知的挑戰。
第一階段
數字落后于現實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房企高層看到的、員工了解的,都是一周、幾周甚至一兩個月之前的企業。
什么意思?
打個比方,以前集團領導如果想要了解,近期一個區域新項目的開盤情況,就要等到開盤結束以后,一線員工收集各類數據,制作成電子表格,再逐層匯報、匯總上去,最后呈現給領導。
這中間有時間差,每家房企都不同,但所有的數字都是落后于現實的。
領導由于無法及時獲得數據,就不能更加及時地調配資源、調整節奏和布局,導致企業錯過時機、消耗利潤。
同樣的情況,還會經常出現在設計變更等諸多環節,等領導發現的時候,現場的變更已經完成,分分鐘增加成本。
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年代,大家都忙著沖規模、賺快錢,對這一部分的利潤并不是十分看重。
但這幾年,隨著黑天鵝灰犀牛越來越多,利潤越來越薄,加上科技發展越來越快,很多房企都主動邁入了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
數字和現實同步
前面提到,領導想要了解項目開盤進展,或多或少都有一個時間差,影響決策效率。
現在,通過在線開盤等手段,客戶一邊買,領導就可以一邊在手機上實時查看數據。
很多房企在加大數字化投入之后,“時間差”從一周、一個月,可以變成幾天、幾個小時,甚至立馬可以知道結果,達到數字和現實同步的水平。
不僅如此,各大房企還在打通各個業務板塊,形成同時同步的系統效應。
前段時間,莫斌談到碧桂園數字化的思路時就表示,數字化不是口號,是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徑,必須把數字化的管控上升到新的高度。
“目前各條線已經積累了一定基礎,重要的是形成合力、打通數據,當我們成為一個體系、一個標準、一個碧桂園時,我們就勝利了。”
怎么理解這句話呢?
舉個例子,以前一家擁有多種業態的房企,一個季度的財報需要各個部門先統計,再由集團財務統計,至少要半個月才能出結果。
現在各個板塊的系統和財務系統打通,中間大量的數據由機器人運算,還能出會計憑證,效率大大提高。
一個季度截止日一過,可能三五天甚至更短時間,就可以出一份綜合性的報表。
房企各項業務的流程還被同時裝進了手機端和電腦端,審批也更加及時。
這一階段需要各個業務場景打通,數據跑在一個大盤里來實現。節省了人力物力的同時,管理效率也大大提升,讓房企行動更加敏捷。
但這還是不夠快!當房企遇上調控這類突發狀況,比競爭對手更快做出反應,才可能減少損失,增加收益,怎么做到呢?
筆者發現,目前有一些巨頭開始向第三階段進軍。
第三階段
數字領先于現實
隨著各個環節的數字化進程不斷深入,以及ai技術的廣泛應用,很多巨頭開始探索讓數字領先于現實的階段。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預測”,來幫助人們更快更準地做出決策。已經有非常明確的三個方向:
1、對施工環節的預測。
這幾年,制造業的數字化管理水平已經非常先進,像豐田、美的等都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利用強大的數據系統,上下游打通,以銷定產,實現“零庫存”。
房企同樣需要這樣的數據系統,像裝配式建筑,由于涉及很多零部件,從工廠預制到運輸組裝中間可能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也需要很大的場地堆放,場地需要租金,二次裝卸也會發生損傷。怎么辦?
如果數字化進一步發展,系統可以預先模擬出項目所需要的工期,做到只提前一步給工廠下單,比如項目建設第二層的材料到了現場,開始安裝,工廠就可以開始生產第三層的材料,從而優化這部分的成本,減少損耗。
2、對市場、政策的預測。
比如,通過和專業的數據機構合作,用系統來檢測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大區域的一二手房交易數據、各類新聞動態等信息,并結合以往各大城市調控政策的大數據,和房企多年應對的經驗,提前預判某個城市是否會出臺調控,大概會出臺什么類型的調控,為高層決策提供依據。
通過這種預測,房企可以比其他房企更快做出反應,提前在其他沒有調控的地區做布局,或者改變調控地區的營銷策略。以快打慢,取得勝利!
3、對操盤的預測。
某50強地產集團營銷總透露,這兩年京東在研發類似Alphago的地產學習機器人。
目前,正在高薪邀請大量有經驗的項目操盤手加入。這些操盤手把自己的經驗,通過不斷做題等方式傳授給機器人,機器人大量學習之后,就變成了一個參謀部,可以快速提供各種拿地、產品、營銷的可行方案,供高層參考決策。
世界首富貝佐斯曾說:“你能擁有的唯一可持續的優勢就是敏捷性,僅此而已。因為沒有別的東西是可持續的,你創造的一切,其他人都能復制出來。”
利用好ai超強的學習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不久的將來,可以根據房企自身的特點,不斷縮短制作各類方案,供管理層來選擇,避免出現等人提供方案而錯過時機的情況。
企業不斷保持敏捷性,才能先人一步。
第四階段:
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結合應用
為什么好萊塢大片的災難場景,很多都發生在紐約?因為紐約完成了數字建模,在虛擬世界里有一座數字孿生城市,可以和現實結合,承載電影人天馬行空的想象。
地產數字化再進一步的話,筆者認為,也會是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結合應用。目前,包括萬科等房企也有這方面的計劃。這么做,有什么實際價值呢?
房企可以在不改變原有物理世界的情況下,做出一個與之對應的虛擬數字世界。在虛擬世界中,可以看到物理世界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會有很多應用場景。
比如,現在建房子和修房子的一般是兩群人,小區住久了以后,埋在地下的水管等出現問題,維修起來很麻煩。
而有了虛擬世界,房子沒開工前,就有非常清晰、完整地圖紙,甚至可以提前預警,提醒物業哪些地方需要更換,管線是什么樣子的,可以從哪里修,需要什么工具等等都一目了然。
再比如,客戶可以去逛你家的商場,也通過vr互動的方式進行,商場有別于現在的電商,是商場實體的樣子,線上線下同時消化庫存,更快速地完成交易。
房企還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進行各種創新性嘗試,可以提前知道一些決策運用在現實生活中是否可行。
這樣做,將大大減少了試錯的成本,并且可以不斷調優。
通過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結合應用,房企的速度和效率將有飛躍性的提升。
小結
房企發展數字化的趨勢是不可逆的,對每一個地產人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有的地產人認為,數字化的目的是為了裁員,降低人工成本,也有的地產人認為,數字化為自己提供了上升的杠桿。
后者為什么可以這么自信,因為自身擁有很難被“標準化”的能力。
在這個數字化快速發展的時代里,地產人需要做的是盡早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能,才能找到新賽場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