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政府大力反腐,使得我國房地產行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房地產行業不再像之前“火箭般”的速度躥升,地產金融也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降溫而從過去的黃金時代邁入白銀時代。
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政府大力反腐,使得我國房地產行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房地產行業不再像之前“火箭般”的速度躥升,地產金融也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降溫而從過去的黃金時代邁入白銀時代。
不過,一直在中國游弋多年卻遲遲無法安身的ReitS今年有了突破性進展,隨著萬達萬科兩大地產巨頭發布ReitS類似產品,諸多地產金融觀察者已經將2015年視為“中國ReitS元年”;去年年底,巨無霸萬達地產港股上市,成近年來地產業最大IPO,剛剛被馬云擠下中國首富位置的王健林又重奪首富地位;今年,地產金融與互聯網結合,房產眾籌模式也是風生水起,玩得不亦樂乎;一直以來以“狼性營銷”“狼性并購”的融創并購佳兆業遭滑鐵盧,并購情節也是跌宕起伏,不斷上演驚人眼球的反轉劇;而由于房地產行業漸漸低迷的形勢,使得一直以房地產行業為主的投資金融機構逐漸轉風向,尋求多元化投資布局。下面,就跟隨《投資界》小編來看看今年都發生了哪些震動地產金融圈的大事件。
1、萬達萬科兩地產巨頭發布類ReitS產品,中國迎來ReitS元年
十年來,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在中國市場一直處于尷尬境地,一方面ReitS在全球有超1萬億美元的大市場,推崇者對其很是狂熱,然而中國相關政策的滯后卻也只能使其到處游弋,無處安身。但是今年似有不同,ReitS的身影閃現在一個可見、可觸碰的范圍內。
今年6月,地產巨頭萬達和萬科都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布了ReitS類似產品。萬達與去年剛收購的快錢合作,推出了雙方聯姻后的首個產品,名為“穩賺1號”,基礎資產對應的是萬達5個位于二三線城市的萬達廣場。而萬科聯手鵬華基金發起的國內首只公募ReitS名為“前海ReitS”,發行規模為30億,未來可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是國內第一只真正意義上符合國際慣例的公募ReitS產品。
雖然萬達和萬科各自探索的產品,離真正意義上的ReitS還有一定的距離,且復制推廣的意義十分有限,但都在借力房地產信托基金實現輕資產化。諸多地產金融觀察者已經將2015年視為“中國ReitS元年”。
2、萬達地產港股上市,融資288億港幣成近年最大IPO
2014年12月23日,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發行股票6.00億股,每股發行價48.00港幣,公開發售超額認購約5.32倍,共募集資金金額288億港幣(約37.16億美元),首日收盤價為46.8,首日破發2.5%。萬達上市刷新了全球房地產行業IPO歷史紀錄。萬達商業地產上市讓王健林財富暴增63%,王健林家族這塊財富達950億元。
萬達此次48港元的招股價,相對資產凈值折讓約46%至54%,在香港上市同業中處于比較高的水平。其他大型房企中,中海外、華潤置地及萬科現價折讓在20%至36%之間,其中中海外為20%、華潤置地24.5%,萬科則為36%。
萬達在香港上市后成了國內市值最高的房地產開發商,萬達商業地產集資規模近300億港元。根據招股說明,王健林家族直接、間接持有萬達商業地產62.7%股份;上市后,被稀釋到53%。
3、互聯網“干掉”開發商?房產眾籌風生水起
在這個人人都在談論“互聯網+”的時代里,作為傳統產業的房地產業也在積極謀求轉型。房產眾籌作為互聯網、房地產和金融眾籌三位一體的創新結合商業模式做得風生水起,讓傳統開發商感到重重危機。諸多傳統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尋求與互聯網平臺跨界合作,推出房產眾籌項目。
房地產眾籌模式,簡單理解,就是多個投資者共同投資一個房產項目以此來獲得收益,個人投資者可以用較小的金額參與到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的房地產投資中來。
在房地產眾籌領域,P2P公司團貸網創始人兼CEO唐軍提出“千元買別墅”的口號,并推出國內首個房產眾籌產品“房寶寶”,通過篩選發起人提出的優質房源,向有理財需求的投資伙伴發出眾籌標的,期間經過房產的價值變化,從而讓眾籌人獲得回報;而房地產眾籌平臺中籌網金與地產大鱷綠地集團合作,在武漢發起號稱“世界第三樓,中國第一籌”武漢606綠地中心項目的眾籌計劃,總金額高達1億元人民幣。
盡管房地產眾籌自出現以來就一直被質疑非法集資、風控等問題,但對于房地產商業模式來說是一次重大創新與突破,未來該如何發展,能否成為低迷房地產業的拯救“稻草”,也有待時間去檢驗。
4、“狼性并購”融創卻一再折戟并購情節堪比反轉劇
因牽涉深圳落馬官員蔣尊玉案,佳兆業創始人郭英成倉皇出逃,深圳上千套房源被鎖定,大量債券和借款已經或即將到期,佳兆業一度陷入崩盤。而融創在今年1月30日,與佳兆業達成協議,欲接手佳兆業的49.25%股份。盡管業內人士對此次收購褒貶不一,但融創并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2月1日,融創、佳兆業各自發布公告,披露融創向佳兆業集團收購目標公司的股權及債權,代價總計約23億元。其中涉及佳兆業的上海榮灣、上海青灣、上海贏灣及上海誠灣四個項目。2月5日,融創中國購入佳兆業25.29億股份,在交易完成后,融創將成為佳兆業第一大股東。
在融創宣布收購佳兆業之后,融創團隊進駐佳兆業。在一系列人事變動之時,融創迅速推進債務重組,但卻并未獲得債權人完全通過,而重組方案能否獲得境內外債權人同意,是關系融創收購佳兆業成敗的關鍵之一。
4月,郭英成重新回歸佳兆業。5月28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因股份買賣若干先決條件仍未達成,公司決定不繼續進行股份購買。6月,融創收購佳兆業上海四項目一事,也以失敗告終。
而就在去年,融創收購綠地情節與此相似,同樣跌宕起伏,最終以收購失敗告終。但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融創與綠城在今年就“融綠平臺”之爭展開了長達半年的拉鋸戰,最終,融創與綠城達成協議:經過復雜的資產置換和股權交易,綠城獲得杭州之江壹號、北京御園和最高單價38萬元/平方米的上海黃浦灣三個項目,而融創則獲得融綠平臺公司旗下在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常州的14個項目。
5、房地產基金轉型,多元化布局,把雞蛋裝在多個籃子里
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的狀態,使得不少以房地產為主的金融行業,紛紛開始尋求自身轉型與改革。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形勢、確定差異化有獨特競爭力的發展方向都是金融機構在轉型過程中苦苦思索的問題。
在房地產投資行業深耕了十年的房地產基金公司五牛基金也及時調整方向,抓住資本市場發展趨勢,拓展多元化投資布局,創設了一系列FOF母基金,將投資重心從房地產投資轉向PE。同時,五牛基金還增加了私募股權類、海外及對沖、二級市場的投資。目前,五牛的業務包含五大板塊:企業私募股權、不動產投資、二級市場投資、母基金組合投資及海外市場投資。
來自:地產金融 作者:李梅 曹珂(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