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国产女主播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人乱码中文字幕|www.hz-victory.com

`
行業新聞

2025年壯大縣域經濟怎么干

來源:中國改革報       作者:中國改革報       時間:2025-02-28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縣域經濟發展作出重要指示。2024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壯大縣域經濟。


山東曹縣瞄準“漢服經濟”,挖掘細分賽道里的大市場,從“流量爆紅”邁向“產業長紅”。圖為在山東曹縣大集鎮一家漢服基地,主播直播推介漢服。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各地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積極謀劃、主動作為,除北京、天津、上海3個不設縣的直轄市以外,其余28個省份均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縣域經濟發展作出安排。整體來看,各地壯大縣域經濟的著力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聚焦“特色”抓縣域。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有1869個縣域,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基礎條件和發展水平千差萬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因地制宜發展縣域經濟、特色產業”“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培育一批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28個省份中,山西、甘肅、重慶均提出培育一批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江西提出打造更多經濟強縣、農業強縣、文旅美縣、生態名縣;黑龍江提出培育一批工業大縣、農業強縣、旅游名縣、邊貿旺縣;云南提出打造一批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文旅名縣、口岸強縣;湖南提出加快構建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旅則旅的縣域特色產業體系;寧夏提出推動城市周邊縣、專業功能縣、農產品主產區縣、重點生態功能縣各展所長、加快發展;陜西對產業功能縣、農產品主產縣、生態功能縣提出不同支持措施。

二是聚焦“龍頭”抓縣域。千億縣、百強縣等頭部縣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佼佼者,對縣域發展具有示范帶動作用,也是各省份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各省份普遍重視龍頭縣域培育,河南提出培育一批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經濟總量千億縣、財政收入百億縣、城區人口超50萬縣,湖北提出推動百強縣進位、千億縣擴容,四川提出實施全國百強縣鞏固提升和接續培育行動,遼寧提出培育壯大工業單項冠軍縣5個、工業強縣5個,黑龍江提出地區生產總值超百億縣增至35個,甘肅提出力爭百億縣達到一半以上,山東提出實施“百縣圖強”計劃,抓好強縣產業幫扶弱縣。

三是聚焦“產業”抓縣域。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河北、遼寧等9個省份按照中央要求,提出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浙江提出支持山區縣做強“一縣一業”主導產業,山西、江西提出每個縣發展1~2個特色主導產業。廣東創新提出推動出臺縣域經濟振興條例,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經濟和支柱產業,推動產業成鏈成群發展。具體來看,產業集群方面,安徽提出加大對百億級、五十億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支持;湖北提出因地制宜培育根植性主導產業,加快壯大40個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產業鏈方面,江蘇提出努力建成10條超百億級的縣域特色產業鏈;福建要求縣域重點產業鏈突出以點帶面,從技術體系、產業體系、制度體系等方面統籌發力,加大對10個試點縣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工業強縣、產業特色縣。

四是聚焦“商業”抓縣域。近年來,消費下沉趨勢明顯,縣域成為消費增長“新藍海”,零食、茶飲、旅游、醫美等蓬勃發展,但同時也存在消費場景單一、商業體系不健全等突出短板。《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到2025年在全國打造500個左右的縣域商業“領跑縣”。河北、山西等14個省份對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作出部署,其中,3個省份提出量化任務;河南提出爭創10個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甘肅提出培育4個省級縣域商業“領跑縣”;江西提出改造提升縣域商業項目200個。

五是聚焦“縣城”抓縣域。縣城位于“城尾鄉頭”,是連接城市、服務鄉村的天然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構建以縣城為樞紐、以小城鎮為節點的縣域經濟體系”“提高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更好發揮縣城連接城市、帶動鄉村作用”。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28個省份中,21個省份對縣城建設作出部署,13個省份提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其中,廣東提出高起點規劃建設縣城,突出功能完備和標準提升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浙江提出提升縣城承載能力,滾動推進重大項目500個以上,支持縣城發展特色經濟和支柱產業;山西提出推動5類縣城11個試點縣差異發展;海南、吉林均提出開展好5個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

文章來源:中國改革報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