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概念近來極為火熱,不停的突破原有的圈層,展現著強大的影響力與存在感。與人們較為熟悉的 “互聯網 + ”,“人工智能 +” 和 “區塊鏈 +” 等概念類似,“元宇宙+”也成為了人們熱切參與討論的話題之一。然而我們發現,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關于元宇宙X房地產的分析文章大多只聚焦于“投機”領域,并沒有系統性的發掘元宇宙X房地產的價值。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從房地產專業化的視角切入,用地產人所熟悉的語言,結合房地產產業鏈的各個場景,為我們的讀者帶來一些能夠映射現實的觀點、啟發思考的磚頭以及共同研討的契機。
讓我們,從人們最關心的“炒地皮”說起。
元宇宙房地產價格調研 —— 地產價格到底有多高?
我們發現似乎人們關注的都是元宇宙地產的總價屢創新高,但說到地價,面積肯定是一個重要要素,不然無法互相比較。我們以幾個比較知名的元宇宙地產交易為樣本,看看元宇宙地產現在到底價值幾何?
——“歌手林俊杰在Decentraland平臺上一次性購買了三塊虛擬土地,花了大約12.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8.4萬元?!?/p>
Decentraland 的一個標準地塊(Parcel)面積是256(32 X 32)平方米,所以這筆交易的平均價格是 1020.83 元/平方米,其高度的上限是由一系列規則限定的,并不直接受限于絕對高度。
——“近日虛擬游戲平臺Sandbox上的一塊內虛擬土地以430萬美元(約274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售出,成為如今元宇宙房地產交易價格的最新記錄”
Sandbox 上的一個標準地塊(Plot)面積是9,216(92 X 92)平方米,那么平均價格約為 2,973 元/平方米。在Sandbox 上,建筑的高度上限為 128 米。
——“CryptoVoxels 上一塊名為「9 Robotis Route」的土地,初始價格為 101.2 美元,目前售價為已經達到 9570.8 美元,該土地只經過了 3 次轉售,便已達到 93 倍漲幅”。
CryptoVoxels 的設計機制跟上述兩個平臺不太一樣,其每一個地塊的形狀大小都是不一致的,上述新聞中的「9 Robotis Route」大小是135( 9 X 15 )平方米,平均價格是451 元/平方米。這個地塊目前的建筑高度是 12 米。
當然,我們在討論這些地塊的人民幣本位價格時也要注意到,這些元宇宙地塊交易時所使用的的等價物都不是我們常見的法定貨幣,所以他們實際的人民幣本位價格都是在實時浮動的。同時,“平方米”在度量方面的概念也不完全等同于我們在現實中對“平方米”的感官認識。(比如元宇宙中的物體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
但從上面的一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元宇宙頂流地塊的價格雖然還沒達到現實中超一線城市的水平,但也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會吸引人們的目光也就不意外了。
元宇宙房地產價值探究 —— 這些原因都是真的么?
一筆筆逐漸升溫的虛擬地塊交易,一座座“拔地而起”的虛擬建筑,都在向人們展示著元宇宙房地產的火爆。轉眼看看現實中遭遇劇烈調控的中國房市,讓人們不禁恍惚,懷疑自己似乎將又一次與“財富自由”擦肩而過。更可氣的是,似乎就是突然之間,關于元宇宙房地產的分析文章,鋪天蓋地的在人們眼中刷屏,“明明白白”的告訴你為啥元宇宙房地產那么的香。帶著學習與探究的心態,我們收集了網絡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嘗試淺層剖析下元宇宙房地產的財富密碼,看看它是否能夠承載人們心目中投資暴富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
觀點一:“虛擬土地的功能性”
這一觀點的支持者認為,在“Decentraland”等元宇宙平臺上的土地,作為數字資產是元宇宙中各類應用場景的載體,比如世界頂級拍賣行蘇富比(Sotheby's)在元宇宙平臺Decentraland購買了土地,并比照倫敦新邦德街的畫廊建造了虛擬畫廊。虛擬畫廊可以用于展出拍賣品,舉辦討論活動,并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收藏家和觀眾。除此之外,還有人將企業總部,甚至大使館都建在元宇宙的土地之中。
簡言之,值錢是因為有用。
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
在網絡基礎設施與技術都非常發達的今天,諸如線上拍賣,線上活動,線上演唱會等已經成為了門檻較低的常見功能。而且往往這些作為流量渠道的功能,都是免費提供的。體驗也都非常完整與細致。一樣的功能,一樣的體驗,為什么東西到了元宇宙中價格就不一樣了呢?當然,人們關于元宇宙功能型的陳述中會包括大量諸如“沉浸式體驗”等描述,但我們需要公平的指出,“沉浸式體驗”的概念的出現要遠早于元宇宙的發展,更不是元宇宙的專利。似乎僅僅依靠“虛擬土地的功能性”價值本身并不能作為其被爆炒的合理解釋。
觀點二:“虛擬土地的稀缺性”
這個觀點看似更為合理。
持這一觀點的人們認為,元宇宙中的土地具有“數量稀缺性”,買一塊就少一塊,跟現實中的地皮是一樣的,比如Sandbox 的地塊總量是166,464。而且不要以為每一塊土地都是四四方方的,大多數元宇宙中的土地都各具特點,甚至有些元宇宙中的土地生成的算法本身就保證了不會出現形狀一模一樣的土地,保證了地塊之間的區分度?!疤摂M土地的稀缺性”同時體現在土地的位置上,在強調體驗感的元宇宙之中,雖然人們完全可以采用瞬間移動的方式在不同地塊之間轉移,但是一步步閑逛的體驗一樣是人們的追求之一,所以往往距離“出生點”近的土地,以及處于交通要道的“黃金地段”價格會被炒的更高。
邏輯似乎無懈可擊。
但是,與現實世界土地的天然稀缺性不同,元宇宙土地的總量稀缺度通常是設計而成。這里面存在 2 個問題,首先元宇宙世界存在于通過代碼實現的虛擬世界之中,天才的程序員們今天可以用代碼創造元宇宙 A,明天就可以再創造一個一模一樣的元宇宙 A-2。兩個元宇宙別無二致,甚至如果數據充足,連里面的“居民”都可以完全拷貝一份。你以為你在元宇宙 A,但是其實你可能走錯進了元宇宙 A-2 卻完全不自知。同樣的,你可能花了 100 萬在元宇宙 A 中買了全宇宙獨一無二的景觀房屋,能夠每天看到絢麗的銀河爆炸,別人可能花 10 元就在元宇宙 A-2 中享受到了一模一樣的奇妙體驗。是不是聽起來一點都不尊貴?哪怕我們不考慮復制的情況,元宇宙的數量肯定也在持續增加之中。
再者,哪怕是同一個元宇宙中,土地的稀缺性也不是絕對的。在現實中,人們需要花費極高的成本填海造陸,才能有限的提升地球上“土地”的數量。而在部分元宇宙中,土地的數量本來就是以一定的規則不斷增加的。就算是官宣土地總量恒定不變的元宇宙,大部分實際上也只取決于元宇宙運營人員是否愿意打破這個恒定的總量。誠然,肯定有部分的元宇宙通過“代碼法律”的形式對元宇宙地塊的數量進行了嚴格的限定,但哪怕是經過嚴格“代碼審計”的系統,也不能一定保證做到像現實世界一樣“完美”。
所以,“虛擬土地的稀缺性”也不能完美解釋元宇宙房地產一飛沖天的價格,至少不能保證其具備長期的投資價值。
觀點三:“元宇宙中的建筑具有超現實性和藝術價值”
有一派的觀點認為,元宇宙中的地皮并不值錢,但是當建筑設計師在其上面建立了“獨一無二”且在現實中受制于客觀規律無法實現的建筑時,他就應該具有極高的價值潛力。元宇宙中的建筑是建筑設計師們的世外桃園,是自由且受到保護的。
我們部分同意這個觀點,但是我更傾向于將元宇宙中的建筑看做是獨立的資產或者藝術品。因為虛擬世界中的建筑并不一定要向現實中的建筑一樣必須建立在一個固定表面上,擁有一個元宇宙地塊,也不是建造與擁有虛擬建筑的必備條件,我們在自己的電腦硬件中一樣可以建造美輪美奐、五臟俱全的虛擬建筑。
那么?人們在熱炒元宇宙地產的時候,他們到底是在炒作什么呢?單純的人傻錢多?還是有其內在的自恰邏輯?
元宇宙房地產為何值錢 —— 情理之中的意外答案!
我們認為,人們熱炒的元宇宙房地產的確有其獨特的價值承載,我們可以嘗試從 3 個維度來理解這一“未來事物”的現實價值。
維度一:虛擬世界中的真實話語權
最近由于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討論 「Web3.0」及其未來發展,對于未來網絡的形態以及治理變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人們對這個話題的關注與熱情本身就折射出人類熱愛自由的天性與現實世界中種種“身不由己”之間的矛盾。我們認為人們之所以會傾注巨大的熱情在虛擬的元宇宙房地產之中,是因為這里,人們有機會真正實現治理的自由。這種自由不是簡單的決定我在地塊上建造什么,而是從所有權開始的完全的自由的可能。在都市中生活的人們,往往覺得世界很不公平,為什么在我出生之前,世界就已經被瓜分完了呢?哪怕主動的參與,能夠對周邊事物產生的影響也極為有限。但是在元宇宙中,任何人都有機會獲得一塊“處女地”,哪怕是從他人處購買的土地,你也可以將之“初始化”。同時,擁有相似理念且互相認同的人們可以在元宇宙世界中一起聚集在“屬于自己的土地上”,而不用擔心會對外部世界造成實質的影響。隨著去中心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已經可以較為容易的在不依賴傳統互聯網中心化服務商的前提下建立元宇宙家園,還同時保持與主網絡之間的聯系,并且成本并不高昂。這些虛擬而真實的體驗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元宇宙,開創“自己的世界”。
當然,我們也一定要清醒的認識到,“互聯網絕非法外之地”,“自由”并不等于可以“為所欲為”。在我國的法律法規中也通過“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基本原則為元宇宙的發展提供著清晰的指引。
維度二:服務水平與生態構建是人們選擇元宇宙平臺的核心考量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物業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小區服務的好壞在新的價值引導下對于房產價格的影響力也越來越明顯。元宇宙中的房地產同樣如此。為什么同樣是元宇宙,The Sandbox, Decentraland, Somnium Space 以及Cryptovoxels 等“宇宙”就火爆異常,但是更多的元宇宙卻無人問津?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元宇宙給他們的“居民”提供的配套服務更好,生態構建更完整。訪問的流暢性、品牌的宣傳、活動的運用、設計的品位、架構的設計等等,都讓元宇宙之間拉開了極大地差距??此迫巳硕伎梢越⒁粋€元宇宙,但是一個元宇宙只有 2 棵樹與一堆沙子,另外一個元宇宙中都是“亭臺樓閣”、“精彩每一天”,人們會被哪一個元宇宙平臺吸引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處于當前階段的元宇宙,為“居民”服務的能力以及全局生態的建設能力,是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為什么要強調“當前階段”呢?因為如果元宇宙房地產的價值攀升的足夠“瘋狂”,遲早會有更具有能力的公司或者組織進入行業競爭,開啟元宇宙房地產的“全面內卷”。就算虛擬世界中沒有陽光,有人存在的地方會發生的事情,不外如是。
維度三:社交,依然是最強的流量密碼
80年代的人們都很熟悉一個對人類的經典論述:“社會性是人類的第一屬性?!蹦撤N程度上說,元宇宙是人們精神世界漂泊的落腳點。大多數人都不會希望自己在元宇宙的世界中也像在現實中一樣,孤零一人,所以元宇宙世界的社交屬性是不斷推高元宇宙房地產價格的重要因素。雖然元宇宙是無限的,但是人們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技術上人們可以在元宇宙中分身萬千,人們在同一時間終歸只能承認一個唯一的自我。所以當歌手林俊杰買下了 Decentraland 的一塊土地的時候,雖然理智告訴我他旁邊那塊土地沒啥特殊的,但是內心中我已經為他標上了不一樣的價格。同樣的,Sotheby's 在元宇宙中的拍賣行掛牌的那一天,他對門那平平無奇的地塊價格就創出了新高。
那么,然后呢?
炒還是不炒?—— 這,不是一個問題
我們的觀點非常清晰:房地產,當然不是拿來炒的,元宇宙中的也不行。
我們認為,元宇宙X房地產結合的想象空間,遠遠超越了所謂地皮或者建筑的交易價值。比如,現在已經有為數不少的專業服務團隊負責為元宇宙地皮的擁有者建設諸如“太陽宮殿”級別的建筑項目,收費不菲,其它的衍生服務價值更是數不勝數。Bloomberg 在2021 年12 月份發布的最新預測中認為元宇宙的價值已經達到了約 8,000 億美金,其中相當多的部分都會與元宇宙中地產相關的各個場景相關聯。
同時,我們也認為,當我們討論元宇宙 X 房地產的時候,不應該將“元宇宙”與“原宇宙”完全割裂開來。元宇宙完全可以成為現實世界的“試驗場”,一些在現實世界中成本較高的交互體驗與服務都可以現在元宇宙中嘗試。甚至現實世界中的服務可以延展進入元宇宙的世界,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如果說現實中的地產承載著人類基礎的“衣食住行”,那么也許元宇宙中的地產就是人類“七情六欲”的最佳歸宿。
文章來源:克而瑞科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