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針對老年抑郁癥以及老年人心理與精神健康建設
來源:未知 作者:未知 時間:2021-05-24
養老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從過往以“增量”為發展核心逐步轉變為“提質”與“增量”并軌發展,甚至“提質”重于“增量”的發展方式。這一點,從近幾年養老床位數與機構數增長放緩就能明顯看出。經過從2017年以來,多輪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大檢查以及各類對于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服務質量、服務內容的針對性提升工作,目前,可以認為,養老服務設施,特別是城市中心與周邊的重點養老服務設施的服務質量與服務內容得到大幅度提升。
然而,從大量的實際項目走訪調研中不難發現,目前對于服務內容與質量的提升,主要還是集中于對老人提供的生活、醫療護理、文娛社交等方面,但對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從服務提供到服務質量整體較弱。大量機構雖然設有心理咨詢室等設施,但是整體使用率較低,且缺乏專業人士提供長期、有效、有針對性的服務。
針對老年人精神與心理健康方面,長期以來統計數據的缺乏以及社會整體認知度較低,造成了服務與工作開展的困難,但是相對嚴峻的現實可以看出,此類服務必然是下一輪服務提升與擴容的重要方向。
目前,尚未看到針對我國老年心理健康情況的整體統計數據,但就單一病種而言,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認為,全球65歲以上人口中,患有抑郁癥或抑郁傾向的老年人,約占10%-15%。而在一篇研究論文中,通過對于過往10年中國老年人群抑郁癥的患病率進行meta分析則顯示,中國老年人抑郁癥患病率高達25.55%,在患病人群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農村患病率高于城市。這一數字揭示了我國老年人群對于心理與精神健康專業服務的迫切與光大需求。
與此同時,對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特別是抑郁癥的的關注與服務供給提升,也已經被列入國家政策之中。2020年9月11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了《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在方案中,老年人被列入抑郁癥高發的重點人群之一。雖然本方案更多還是集中于對于社會認知度的提升與重視,對于實際開展服務指導與要求較少,但也可以看出,已經走出了我國針對老年抑郁癥以及老年人心理與精神健康建設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