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部叫《中國合伙人》的電影風靡全國,里面鄧超飾演的孟曉駿在學生時代就在演講中擲地有聲地提出:哪里才能實現夢想?美國!
可以說,就是這一句話,生動揭示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美國夢”價值觀。
然而現在?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連最能實現夢想的美國也不例外。
5月29日消息,據美國媒體報道,零售業內人士預計美國3/4購物中心將倒閉。
“大而不倒”的美國神話時代正在成為歷史!現在的美國零售業正在演繹“再大也會倒”的慘烈悲劇,冰山一角被揭開,觸目驚心。
美國零售業的末日
美國零售業的倒閉潮有多嚴重?
保守來說,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美國專家都認為,將有四分之一的美國零售商場會倒閉。然而,5月29日美國媒體報道,在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舉辦的一場會議上,美國零售巨頭彭尼百貨CEO麥克·烏爾曼表示,美國零售商場的倒閉潮將比預期更嚴重,在目前約1200座商場中,只有四分之一能夠在未來幸存。
一時間,輿論嘩然!
烏爾曼將倒閉和幸存的比例完全顛倒了過來。而就像是在印證這句話一樣,烏爾曼的發言正值Rockport成為最新一家申請破產的美國零售連鎖店之際。除了Rockport,今年已經有11家美國零售商申請破產,其中包括The Bon-Ton Stores、Claire's和Nine West等。此外,零售巨頭希爾斯百貨今年再次關閉了40家門店。
當然,一向不服輸的美國人民也在努力自救,涌現出了一批美國零售業的“末日幸存者”。老沈在這里說三個典型的自救例子。
比如,宜家的VR策略。
2017年12月,宜家在達拉斯附近新開了一家新店,宜家與媒體和技術機構Wavemaker合作,為進入該店的顧客提供VR游戲和體驗。
比如,最后一英里爭奪戰。
在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之后,美國零售商正在競相提高自身的物流能力,零售商正與快遞創業公司合作來進行競爭。
比如,自動化的崛起。
近期,美國零售業每個人都在談論亞馬遜Go。亞馬遜在2018年年初開發的無收銀員商店,使用攝像頭視覺技術識別和跟蹤購物者,這樣他們在商店里購買商品的時候,只需要從貨架上拿下商品走出去就行了。
這些策略聽上去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這些都是中國新零售行業玩剩下的!
中國新零售崛起!
什么無人機送貨、VR購物體驗、無人超市……這些美國人民正在當做救命稻草的新生事物,如果你每天看財經早餐,一定不會對此陌生。
每天看財經早餐的朋友們一定會記得老沈、澄哥、天生尼采在最近一年寫過的“京東無界零售”、“線下無人新零售”、“阿里巴巴新零售3.0”等等專題。事實上,中美零售業確實正在經歷“冰火兩重天”。
拿兩組數據就能生動說明這一景象。
第一,官方數據。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零售業持續回暖,迎5年來首次雙增長。全國重點監測的2700家零售企業,從銷售規模增速到企業盈利能力實現雙增長——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8%和7.1%,比上年同期加快6.5和11個百分點。
同一時期,據國外分析機構FGRT統計,2017年,美國主要零售商已公布的計劃關店總數達6985間,同比擴大229%。同樣是2017年,美國共有超8000間零售品牌門店結業,其中一半是因品牌破產或直接倒閉。
第二,商業模式。
當前,美國零售業的發展還處于電子商務擠壓傳統零售的階段。而反觀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早已跳出傳統零售和電子商務二元對立的階段,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等新型的零售業態層出不窮,“智慧零售”、“新零售”、“無界零售”等新思潮爭相斗艷,自動支付、圖像識別、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的新科技輪番襲來,中國零售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你看順豐,王衛的物流不是普通的物流,而是互聯網+物流,乃至是人工智能+物流,我們不敢相信的無人機送貨時代,順豐早就實現了!
你看京東,劉強東的無人超市不是普通的超市,刷臉進店、自主購物、智能結算、刷臉走人,全程沒有導購員、收銀員,購物全靠一張臉,這還只是標配!
你看馬云,這位“新零售”的提出者,左手盒馬鮮生,右手無人零售店,還有無人汽車店、無人餐廳、智慧醫院……傳統不改變,馬云就改變傳統!
正是因為有他們,使中國零售業趕在世界第一的時間里邁入了“智慧零售”的時代。零售業,在中國成為了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行業!
中國的,世界的!
這個世界是真的快。
曾經的巨頭可能一夜倒下,后起的無名小卒可能后來居上。
如果我們仍然像以前那樣,認為什么都是“美國好”“外國的月亮更圓”,把他們的今天當做我們的明天,那一定是一場災難。
但如果,我們大膽創新,走出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路線,把新技術用于社會民生、實體制造,那我們的明天,一定是美國的后天!
不妄自菲薄,也不夸張渲染,靜靜去聽,你一定能聽見,中國彎道超車的號角已經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