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城,提起步行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隴海商業步行街。作為港城第一條步行街,它承載了不少人的記憶。日前,筆者從海州區獲悉,市區10條特色商業街將迎來改造。改造后,以古城歷史文化為底蘊,以產業特色為依托,以市場業態為基礎的不同風格、不同層次的商業街區將呈現在市民面前。
據了解,目前海州區擁有商貿業態較為集中的特色商業街區10條,總營業面積55萬平方米,商戶2395家,實現營業收入約44.8億元,吸納就業近15000人。其中由政府主導管理的街區5條,第三方管理或無管理機構的5條。
隴海商業步行街
在此次改造方案中,將進一步完善步行東街改造方案,籌集改造資金,按東、中、西街的順序,分批次進行主副街的升級改造工程,主要對街區道路、外墻立面、門頭店招、水電管線等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
鹽河巷歷史文化街
將加大對街區外擺、衛生環境的整治力度,完善街區管理模式設計方案。同時,制定并規范統一店招、標識,規范和加強夜市的管理,改造街區停車場、路面、管線等基礎設施。
民主路特色商業街
將確定業態調整和政策調整方案,出臺相關鼓勵和扶持政策。擬制街區金色樓蘭、當鋪、火爐魚、非遺陳列館等大面積房產的盤活方案。推動朋來源停車場改造和古玩城二期工程,對街區部分樹木、標識路牌進行移植和調整。
海州古城文化街區
將根據古城復興計劃調整總體業態,加強招商,尋求二營巷、孔巷等重點區域市場化運作合作主體,并明確發展定位。同時,完善道路、水電管線等基礎設施,規范街區街牌、店招等,推動市場化運作進程,做好業態調整工作及招商入駐工作。
花鳥魚蟲市場
將加強招商,重點加強市場兩頭閑置資源的招商入駐,進一步完善業態布局及調整。完善市場指引牌、停車位及花卉外擺等基礎設施建設。
青年路電動車街區
將依托屬地街道,探索組建成立街區管理服務中心,深入調研,掌握現狀,把握街區整體定位和發展方向。加快街區公共廁所、導視牌、停車、綠化等基礎設施的修繕和完善工作。加強街區規范化管理,開展業態調整和招商工作。
“當前,我們的主要工作是要重新梳理,找準定位,合理規劃布局和推進特色商業街建設。要先從基礎發展好、業態集聚度高的街區著手,重點做好5個特色商業街的發展。著力推動隴海商業步行街、鹽河巷的提檔升級和提質增效工作,重點做好民主路的招商和業態盤活工作,做好海州古城和孔巷街區的產業招商和培育工作。之后,利用三到五年時間在全區特色商業街區推廣和實施,全面提升我區特色商業街區業態。”海州區相關負責人說。
本文出自騰訊.大蘇網 本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