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零售巨頭沃爾瑪已經基本完成了對印度最大電商平臺的競購,150億美元的報價現在還說不清楚誰到底是最大的贏家。但至少對亞馬遜以及貝佐斯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亞馬遜很可能將會失去印度在線電子商務市場三成以上的份額。
亞馬遜早就下大決心能夠在印度市場上有所作為。但當Flipkart董事會決定將75%的股權出售給一個由沃爾瑪領投,谷歌母公司字母表跟投的投資機構時,亞馬遜的失望程度可想而知。
但毫無疑問,對于沃爾瑪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勝利。畢竟對于一家零售巨頭來說,15年前想要在印度市場上有一番作為的沃爾瑪終于得償所愿。十多年前,沃爾瑪曾經與印度大型商業機構Bhart進行過一次時間不長的合資經營的階段,但該合作只針對于批發模式,因此很快該合作便宣告結束。在早些時候,有分析師認為,囿于印度關于外國直接投資法規的約束,美國巨頭沃爾瑪幾乎不可能進入該國。但現實情況給了分析師狠狠的耳光。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對于沃爾瑪來說是一個充滿煎熬的階段。線下零售份額被沃爾瑪以及其他幾家零售巨頭蠶食殆盡。線上電商以及在線物流的迅速發展很快讓沃爾瑪、梅西百貨等線下零售巨頭身陷囹吾之中。隨之而來的關店潮讓整個線下零售背負了沒有前途的名號。2016年沃爾瑪在全美關閉了將近160多家店面。睿智的沃爾瑪看到了進擊的機會,要找到更多客戶,必須要擴展海外業務,進軍增速最快的印度市場。
沃爾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在最近以100億美元的報價將英國零售商ASDA賣給了Sainsbury。新注入的資金將會給沃爾瑪更多的底氣,這種底氣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就控制Flipkart的多數股東有實質性作用。而且長期以來,沃爾瑪在采購以及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專業性讓印度這家最大的電商平臺同樣看重。
對于印度最大的電商平臺Flipkart來說,想要找到合適的外部投資者應該十分容易,甚至坐地起價也能找到一個好的買家。但是實際上,對于這家電商平臺來說,最重要的卻不是資金,而是爭取拿到在國內市場上交易的主導權。我們都知道在去年,Flipkart從軟銀、騰訊以及微軟等投資機構處獲得了40億美元的資金。當時的40億美元的主要用處是希望該平臺能夠將業務從智能手機市場轉換到其他交易方面去,規模更大,業務也更加細分。在與沃爾瑪達成交易之后,該平臺希望能夠獲得與銷售商、制造商的親密關系,從而能夠出產的產品能夠保持價格美麗,以及更加專業的屬性。
為什么不選擇亞馬遜
頗為戲謔的是,在上個月,亞馬遜的首席執行官貝佐斯還在一份致股東的信中對亞馬遜在印度的表現給予了贊揚。
貝佐斯在信中是這樣寫的:“登錄印度亞馬遜的青年會員的增加數量超過亞馬遜任何地區以及任何階段”。
毫無疑問,亞馬遜在電子設備以及食品供應領域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地位,平臺粘性也更強。能夠代表亞馬遜未來的prime會員數量的不斷增長表明這個平臺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優勢地位。而且,我們也不要忘了,正是因為整個市場對于亞馬遜的持續看好,貝佐斯才將比爾蓋茨推下了全球首富的位置。
但是,爭奪印度電子商務市場的控制權對于亞馬遜造成了巨大的影響。2017年這一年,亞馬遜的國際業務虧損要比2016年的12億美元增加了一倍以上。這一倍以上資金的花費全都投入到抵御Flipkart上去了。
但是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亞馬遜有意收購這家印度最大的電商平臺,但是成功率會很低。現在看來,這無疑是一種馬后炮行為。雖然從競爭規則上來說,亞馬遜收購該平臺需要反托拉斯機構印度競爭委員會的審查。而且,很多人認為,亞馬遜遲來的競購僅僅是為了抬高沃爾瑪在競爭中得償所愿的成本而已。甚至,亞馬遜就從來沒有準備好要為收購Flipkart支付200億美元。
四年多時間亞馬遜在印度市場上投資了將近30億美元,投入的資金幫助亞馬遜獲得了印度市場30%以上的市場份額。亞馬遜甚至相信,毫無疑問,這樣的發展歷程將自然而然的讓亞馬遜坐上印度電商第一的位置。所以,亞馬遜雖然此次收購受挫,但競爭力依然不可小覷。
美銀美林也認為印度將成為亞馬遜除美國之外的最大海外市場。
在沃爾瑪收購該平臺之后,根據與沃爾瑪的新協議,軟銀集團將把去年買進的20%的股份作價出售。當時孫正義向Flipkart投資25億美元,估值120億美元。現在作為第一個退出的投資者,短時間內孫正義的收益還算不錯。
但就整個印度電商的大盤而言,積極的估計認為到2022年,印度在線電商的規模將突破700億美元。這對于仍在印度市場絞殺的電商從業者們而言,算是一個不錯的消息了。
本文轉載自iDoNews,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