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費成為經濟發展最大的貢獻者,商業領域的競爭尤其激烈。開業潮與關店潮齊飛,成為眼下實體商業的現實畫面。
先說開心的事。據統計,南京在2018年將迎來18個商業體的開業,遍布城市各大板塊。4月底,位于大橋北路,曾經以大型娛樂廣場和摩天輪著稱的弘陽廣場再度開業。5月份江寧的弘陽家居生活廣場和保利江蘇首個社區商業綜合體保樂薈開門迎客。6月,仙林的萬達茂將正式開業。接著,10月前城南的萬象都薈、城北的深業漫埠、河西的江島新天地都會接連面市。最熱鬧的是10月之后,溧水的四家商業體、河西的華采天地、城北的喜年花生唐、江北的萬匯城、城南的世茂52+、高淳的萬悅城都將一一亮相……南京各城區的市民逛街更便捷了。
在“新人”粉墨登場的熱鬧背后,隱藏著一些銷售力不足、苦苦掙扎的實體店。這些“舊人”或關門,或被轉賣,人氣日薄西山。
就在幾天前,南京新百宣布將福萊德百貨的控股權出售給鞋企千百度。位于新街口商圈的東方福萊德,前身是東方商城,開業不到兩年,當初因其“英國血統”和所宣稱的“自有品牌+買手品牌+場景化銷售”的商業模式備受矚目。被“賣”后,東方福萊德會以怎樣的面貌出現,值得關注。
2015年開業的湖南路商圈的金茂匯,打造南京“城中業態組合最豐富、最具時尚潮流感”的購物中心,開業當天總人流量超過10萬人,刷新南京商業記錄。如今,僅僅運營了2年多,竟已是“門前冷落鞍馬稀”。記者看到,購物中心的數十家鋪面集體搬空,甚至在商場的多個樓層出現“空無一人”現象。“除了飲食店和影院其他基本開不下去,餐飲也是換了一波又一波,樓層越高,關閉的店鋪越多,一家KTV倒閉很久了也沒有人接手。”在附近上班的陳女士說。
去年9月,位于江寧勝太路地鐵站旁的同曦瑞都購物廣場閉店停業,“接鋪俠”弘陽家居江寧店,經歷數月的改造,于本月開業。而2014年8月,以“輕奢、時尚、高端”為定位的同曦瑞都購物廣場開業時,曾被譽為“江寧的德基”。
“商業綜合體的定位要和周邊消費群的特點相切合,才能避免關門的命運。”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張雁寧說。就拿同曦瑞都來說,定位高端輕奢,這與江寧及周邊的居民人群消費層次不太相符。江寧雖交通越來越方便,居住人群越來越多,但引入的中高端品牌無法完全被周圍的居民所消化,供大于求,市場勢必會過剩。
“新街口的德基,以及中央商場、新百,匯聚了全南京以及周邊城市的消費力,這是江寧所不能復制的。”中央城市奧特萊斯總經理盧健說。同樣,兩年來,湖南路改造大規模圍檔,商圈里有的商家年銷售連降20%時,開業兩年的中央城市奧特萊斯不僅沒降,還取得了5%以上的漲幅。“我們店沒有多少外地顧客,消費群主要是周邊的白領和居民,年齡在25歲至40歲之間。這些顧客收入并不高,對價格敏感,所以我們不斷調整品牌,一年的品牌淘汰更新率達20%。”盧健說。
看一看新興商業綜合體的介紹,可以發現,基本上“體驗商業”占據了很大一部分,電影院、兒童樂園一定是標配,各種各樣的特色飲食占據了越來越多的面積。例如,喜年花生唐要到年底才開業,看它發布的招商信息,十幾家特色餐飲即將進駐的消息排在首位。與傳統的家居店不同,弘陽家居江寧店集家居體驗、美食匯聚、巨幕影院、精品超市為一體,囊括了家居一線品牌200余家。仙林萬達茂的11家主力店中,包括蘇寧易購、超級物種、永輝超市、迪卡儂、早教中心、大玩家等各種業態。此外,像健身館、恒溫泳池、創客中心、創意書店、兒童培訓機構等體驗式消費的場所都成為新商業體入駐的主力軍。
據了解,南京的商業綜合體已經從“小商鋪集散地”轉向了大型商業綜合體,不再是買下產權的小店主們各自為政,而是開發商自持物業,專業的商業綜合體管理團隊操刀管理,品質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也為市民生活提供了方便。某購物中心負責人感慨,從長遠看,只有地段好、體量足夠大、經營定位準確、業態和品牌結構合理、推廣和服務工作做得好的商業體才能存活,才能賺到錢。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一家商場來說,再華麗的外表,再轟動的開業,最后還是要回到運營的軌道上來,唯有精細化的運營能力才是其成功的保障。
本文轉載自新華報業網,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