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阿里巴巴旗下的新零售樣本盒馬鮮生4月28日在北上廣深等10座城市的新門店同時開門迎客,這也是阿里近日首次提出“新零售之城”戰略后的最新動作。
盒馬鮮生在西安、南京、武漢、廣州4座城市是首次落地。至此,盒馬鮮生在全國多個區域的中心城市都完成布局,并宣布“已建成首個新零售全國城市網絡”,“盒區房”覆蓋人口達1500萬。
而在這背后,是阿里“新零售之城”戰略的循序漸進。阿里新零售工程部資深專家安答在接受經濟之聲專訪時說,作為首次提出的口號,“新零售之城”旨在用各項新零售服務,協助各大城市全面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他說:“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那么多年,線上方面也只占中國30萬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大量的機遇、創新可能在線下。所以‘新零售之城’可以說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新零售之城”具體什么樣?安答舉例說,要買一個網紅臟臟包,既可以在天貓上下單、讓菜鳥送上門;也可以讓餓了么到門店排隊,在家里坐等外賣;如果盒馬門店有售,還可以到店圍觀現場加工,立等可取。總的來說,“新零售之城”的目標是為了提升零售業的效率和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事實上,“新零售之城”并非阿里最早提出的概念。福建福州早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要打造“新零售之都”;上海在近期宣布要發展新零售促進新消費;陜西西安也在圍繞新零售展開招商引資,當地西咸新區的智能物流樞紐也在日前正式啟動運行。對此,安答認為,地方政府看到了新零售對于供給側改革,包括新消費的提升作用,是一個重大的機遇。消費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也成為各地競爭的核心抓手,“新零售之城”可能在未來成為各地商業發展范式的一個較量。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認為,從長期來看,“新零售之城”戰略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地方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并改善營商環境,從短期來看,最直接的就是帶來投資和就業機會,“阿里巴巴要在城市落地‘新零售’,就要做投資;圍繞著新零售,還會延伸出快遞物流、移動支付等領域內的崗位,這都是在提振地方經濟。但是,最終的刺激效果,還是要看新零售商業模式是否足夠成熟,經得起考驗。”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王銳則指出,“新零售之城”戰略對于提升當地居民的消費水平和生活品質都有所裨益,從而可以支持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眼下,不少城市已經將“新零售”布局納入城市的長期規劃。根據第一財經本周發布的《2018年中國“新零售之城”發展報告》,在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四座樣本城市中,在企業和消費者新零售參與度兩大指標上,上海都位列第一;而在政策扶持力度的指標上,杭州排名首位。
本文轉載自央廣網北京,記者劉柏煊,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