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第七個主題園區“迪士尼·皮克斯玩具總動園”將于4月26日正式對游客開放。
當天也是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兩周年的紀念日。“迪士尼玩具總動園”主題園區取材于迪士尼·皮克斯最經典的動畫系列之一——《玩具總動員》,作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開幕后的首個擴建項目,該園區于2016年11月、度假區開幕不到半年即破土動工。
園區包括三個新景點——彈簧狗團團轉、抱抱龍沖天賽車和胡迪牛仔嘉年華,一個獨特的與迪士尼朋友見面的主題區域——友情驛站,以及艾爾玩具店和玩具盒歡宴廣場。
作為一款擁有全球統一標準的頂級游樂產品,上海迪士尼的到來在多大程度上刷新了中國游客體驗?和傳統的游樂觀念產生了哪些表面和內在乃至文化層面的沖突?
顛覆
迪士尼文化在中國是否贏家通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隨機調查了二十余位去過上海迪士尼的游客,年齡范圍涵蓋千禧一代、未成年學生群體、親子家庭等,他們給出的游玩理由和印象除了好玩新鮮、安全性高、全家出游新體驗之外,很多“真愛粉”則提到“迪士尼情懷”、“能滿足王子夢公主夢”、“讓大人重返童年的地方”,一個小學三年級學生則直接說,“因為想看看童話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從開業首年接待1100萬人次、2017年完整年度接待1200多萬人次的結果來看,這確實是人們喜歡的一種娛樂文化方式。”上海財經大學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迪士尼文化從米老鼠動畫片開始,不斷更新IP,從文化創意產業延伸到主題公園,形成的是一個知識文化創意密集,并且具備精細化服務和沉浸式體驗的綜合性產品。
“上海迪士尼每一位員工都是表演藝術家,我看到迪士尼的一個員工一邊做導游一邊手里拿了一根拐杖,她說這是撿垃圾的機械手。一個清潔工也是一個得體的導游,同時撿垃圾不是很復雜,但是還是用機械手,可以體現旅游產業每一個部分的創意、技術和精致化。”何建民舉例說。
景鑒智庫創始人、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研究員周鳴岐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文化和產品角度來看,迪士尼的進入告訴了國人什么才是真正的主題公園,長期以來中國的樂園大多是游樂器械的堆積,缺乏主題文化,更缺乏優質IP。
此外,打出“原汁原味迪士尼,別具一格中國風”口號的上海迪士尼也考慮到了全球標準化統一化與中國本土化的銜接。華特·迪士尼公司總裁兼CEO羅伯特·艾格(Robert Iger)曾表示,上海迪士尼所有城堡道路名稱、創意故事等都是先用中文寫出來再翻譯成英文,人猿泰山主題秀由迪士尼與中國導演合作,建筑也由中國原先的廢棄建筑材料拆卸下來回收再利用。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上海迪士尼開業后游客量大是因為迪士尼強大的品牌效應受到期待,且其規劃設計和項目打造上比國內其他主題公園更為人性化、更精致、體驗感更強,而且主題包裝更具視覺沖擊力。另外上海具有地理優勢,長三角人口多景區多,旅游互動度高。
但林煥杰也坦言,迪士尼在中國并不會贏家通吃,一些游客不一定喜歡上海迪士尼的某些項目或者國外的文化元素。“中國的游客多,需求也多元,迪士尼文化不一定能滿足所有需求,相反一些中國主題公園的中國文化、兒童、海洋等元素也有一定的市場。”
碰撞
不過,迪士尼到中國來之后真的沒有水土不服嗎?
4月13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宣布即日起,遺失季卡的游客可以免費申請補辦新卡。根據上海市消保委的說明,這是在消保委與樂園方面溝通過后,后者才對相關季卡補卡規則作了完善。
上海迪士尼樂園方面表示,樂園最初推出季卡時,補卡是不收取費用的。然而,免費補卡的機制被人不當利用借機牟利,給普通游客正常游園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和影響。為此,上海迪士尼樂園方面采用提高補卡費用的方式加以限制。
上海市消保委認為,季卡補卡費應當合理設定,上海迪士尼樂園方面提高季卡補卡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當牟利行為,但客觀上加大了正常消費者的負擔,也不符合上海迪士尼樂園重視消費者體驗的原則。
機制被人鉆空牟利而導致的亂象,也曾發生在上海迪士尼開業初期。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迪士尼來到中國后與當地旅游觀念及文化以及市場層面的沖突。
上海迪士尼在開業之前及試運營期間在銷售上采取的是比較強勢的“饑餓營銷”配額制度,比如當時首批有30家合作旅行社與之簽約,被允許從上海迪士尼拿到團隊門票,并售賣與迪士尼打包的旅游線路等產品。
美國亞太旅游貿易集團大美旅行中國區總經理倪愛東當時擔任中旅總社自由行部總經理,中旅總社也是首批代理商之一。倪愛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憶,后來迪士尼自身并沒有遵守之前的饑餓營銷戰略,開放了太多的代理政策和不同的渠道營銷策略,除了代理商還有很多贊助商,而贊助商的票源流向市場,變相成了黃牛的渠道,導致市場秩序混亂。
“黃牛變成了最終的市場主宰者,中國的游客還沒有世界上認可的素質,以價格為導向還是占主體。各種補貼現象導致迪士尼的銷售并沒有達到知識產權和用戶體驗為標準的初衷。”倪愛東表示,迪士尼快樂文化在中國其實有很深厚的基礎,但是利潤導向原則最終導致代理商其實都沒有在這個市場盈利,而且大大影響了上海旅游市場的整體毛利率,沒有實現共贏的局面,也影響了代理的積極性。
調整
強勢IP為上海迪士尼帶來了強大的吸金能力,華特迪士尼首席財務官克里斯汀·麥卡錫在2017財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在其第一個完整運營財年已經盈利。
不過,周鳴岐表示,隨著今后環球影城的開業,其他世界知名主題樂園的引進,以及中國同行的奮起直追,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對迪士尼未來的經營業績也會形成相當大的壓力。
“從世界上其他多個迪士尼樂園引進項目持續虧損的先例來看,更為關鍵的可能是5年以后游客的新鮮感過了,是否會有大幅度的游客數下降?如果運營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是否還能盈利?”周鳴岐表示。
倪愛東則認為,上海迪士尼成本高昂是一定的,因為迪士尼所有的世界級硬件是必須堅守的底線,對于迪士尼與合資方來說,這是短線投資還是長線投資的問題,一個優秀的項目需要強大的IP而不是快餐文化。
不過,高人氣帶來的游客排隊過長問題也飽受詬病。周鳴岐認為,游客排隊過長,完全可以用預約和限流措施,讓游客有更好的游玩體驗,現在相關的技術和應用也是非常成熟的,雖然這樣會損失收入。
何建民表示,上海迪士尼其實有一定的政府核定的容量限制,但是這個容量是每一個游樂點的容量,游客總體上感覺不需要等待,但某幾個點可能需要等待。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迪士尼對排隊區的演藝布景空間會做專門的設計,并以舞臺表演中的專業術語“前秀”(Pre Show)來指稱。
華建集團建筑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景觀設計師,上海迪士尼探險島園區景觀專業負責人劉南薇在《規劃師》2016年第8期撰文介紹,以“加勒比海盜——沉落寶藏之戰”的排隊區為例,從最初進入該游藝設施的蛇形排隊區開始,游客就進入了一個被設計好的既定路線,開始按照寫好的劇本游覽,當游客穿越排隊區,最終到達游藝設施登載處的時候,已經對海盜故事有了初步了解,這一切都為游藝設施做足了戲份。
本文出自21世紀經濟報道 徐維維 郭楊凡,本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