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京東獲得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同意其在陜西進行無人機物流配送經營活動試點的授牌。相對于過去小范圍的試點,此次京東正式獲準將無人機物流的規模化商業應用推廣到陜西省全域。
“這是中國民用航空局批準的第一個以省域為范圍的國家級試點。在整個過程中,還要逐步制定無人機物流的標準、規范、監管,形成一些建議。”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認為,此次大范圍試點將對無人機的常態化運營和京東智慧物流系統構建起到關鍵作用。
去年8月,京東在陜西獲得了首張覆蓋省域范圍的無人機空域批文。兩個月后,京東再向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申請,在陜西進行無人機物流配送經營活動試點。
按照此次國家民航局的批復,京東在陜西的試點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七項:無人機開展經營性配送的制度規范、無人機物流配送運營監管系統、無人機與有人機協調運輸解決方案、運營安全標準、空管安全評估措施、飛行保障服務以及無人機運營監管模式。
據京東方面提供的數據,京東的無人機物流配送項目起源于2015年底,經過近兩年的探索,自去年6月開始在陜西、江蘇兩省部分試點地區開展常態化運營,至今成功飛行并運營了上萬個架次。
據介紹,京東基于國內無人機發展、空管、政策和標準等因素,將無人機物流體系分為三級:干線級、支線級、末端級。
干線層級使用大型無人機,配送載重量50-60噸,實現跨省倉到倉的物流調撥;支線無人機載重量在200公斤到2噸之間,實現省內分中心之間的小批量轉運;末端無人機載重量10-50公斤,解決偏遠地區和道路交通不便情況下的短程配送,將貨物配送到京東鄉村合作伙伴指定的場地,再由鄉村合作伙伴再派送到客戶手中。
目前陜西省內的無人機物流主要應用于末端和支線層面,末端覆蓋縣域以下,支線覆蓋到城市,尚未實現跨省。
干線、支線和末端三級無人機+通航物流體系
肖軍預計,明年京東將在陜西省內開放幾百條末端航線,實現韓城及周邊的農村全域覆蓋,繼而拓展到其他地方。在支線層面,今年6月將啟動3-5條航線的開發和應用,以無人機和有人機綜合運輸的形式,連接西安和周邊幾個市。與此同時,今年也會在整個陜西啟動無人機機場的網絡建設。
肖軍表示,算上機場建設成本,京東在無人機領域的投入可能達到10億規模。
目前京東在末端層級應用的是Y3機型,續航能力約30公里,今年將替換成最新的傾轉旋翼Vtol,載重12—15公斤,續航能力超過200公里;另外將發布兩三款中型機型,部分應用場景已取得適航認證。
京東末端無人機將貨物配送到鄉村合作伙伴指定場地
目前,京東除了在西安有大中型無人機研發生產制造中心外,還在北京有核心技術研發中心,宿遷有監管調度指揮和培訓中心,相關人才200余人,飛服教職員工100余人。
肖軍表示,京東正在考慮引入外部的先進技術和對外開放內部技術,整合行內優秀的解決方案,以及進行一些投資。“現在無人機配送的成本已經比之前有所下降,但依然比人工略高。等到研發及運營規模化后,成本會越來越低。”他說。
本文轉載自界面新聞,作者楊陽YY,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