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4個月的嘗試摸索,位于西雅圖的首家Amazon Go無人超市終于在當地時間1月22日對外營業,擁有Amazon Go和Amazon Prime賬號的消費者可以去體驗消費了。
該公司原計劃在2017年初推出Amazon Go這個產品,然而,據《華爾街日》勞拉·史蒂文斯(Laura Stevens)報告說,亞馬遜在獲得“Just Walk Out”技術的同時,也遇到了麻煩。Amazon Go技術副總裁由迪里普·庫瑪爾(Dilip Kumar)承認亞馬遜本來預計會早些時候推出的。但他表示,延期是因為其內部員工延長了測試計劃,并且,提供了足夠的意愿參與者,直到商店準備退出測試階段。
(掃二維碼進入)
Amazon Go的購物流程非常簡單。無需結賬,無需排隊,用亞馬遜APP掃描二維碼進門,一旦你進入,人工智能算法開始跟蹤你和你拿起的一切(當然,您的隨行人 - 配偶,小孩,朋友 - 他們的購買將被添加到您的亞馬遜賬戶上),用戶所購買的一切商品都會被追蹤,并記錄在自己的亞馬遜賬戶上。
(商店天花板有100個攝像頭)
TechCrunch記者德文·庫德偉(Devin Coldewey)實地發現,當用戶掃碼進入超市時,就有相機追蹤你的一舉一動,并且相機的數目相當龐大。
這個計算機視覺系統主要由安裝在天花板上的僅100個攝像頭組成,拍攝的畫面可以覆蓋超市每個場景的每個角度。這些相機是普通的RGB相機,進行一些運動檢測和物體識別之類的工作。這些圖像隨后被傳入至系統中,系統準確識別是哪位顧客拿起了那些物體,并加入至App上的購物車中。
(無需結賬,選好就走)
亞馬遜沒有直接解釋為什么它決定建立這個無人超市。但它確實表達了他們所想要的:幫助客戶打贏時間“貧困戰爭”。這些客戶包括城市居住的專業工作人員,他們很忙,沒有時間經常購物。但是,他們需要相對負擔得起的新鮮食品,而不是加工或冷凍產品。
新鮮食物是Amazon Go的主要支柱產品。在2017年中期,亞馬遜開始通過AmazonFresh提供膳食套餐服務。盡管市場領先者藍色圍裙(Blue Apron)和其他公司仍在努力實現此項業務的盈利,但據分析師預計,此項業務到2020年的市場空間約有50億美金的規模。而亞馬遜正是希望趁目前市場的低效和不確定性,進行大規模的市場開拓。如果Amazon Go首家店測試成功,那么他們大概會在城市的每個區域或角落開出更多無人超市,以落地他們的膳食套餐推廣計劃。
除了膳食套餐之外,Amazon Go還有更多的亞馬遜自有品牌產品,和Whole Foods自有品牌產品,以及一些獨家產品,包括與當地高端巧克力公司Theo合作的巧克力品牌。與7-Eleven不同,Amazon Go不銷售香煙,彩票,或禮品卡等便利店產品,亞馬遜也沒有計劃增加這些產品。
(需要顧客自己打包)
Amazon Go似乎是為內向型的人設計的,但其真正的目的似乎是服務于成千上城市居民,尤其是在人流越來越密集的地區,但這些地區租金太高,無法支撐傳統的食品雜貨店。在很多地方,這些店鋪已經被高檔餐廳和奢侈品店所取代,使得附近的居民很難買到日常所需的日用品。
(新鮮食物是支柱產品)
關于Amazon Go的未來如何,其技術副總裁由迪里普·庫瑪爾(Dilip Kumar)表示, “我們感到自信和舒適,我們準備好了!”
本文轉載自我愛自有品牌,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