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批發市場疏解升級工作持續進行。東城區商務委員會主任王萬青日前在東城區兩會上介紹,百榮世貿商城將從今年起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完成全部批發商戶的疏解工作,并改造升級為南城地區現代化的購物中心。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區域內的批發市場改造為購物中心,意味著區域商業的升級,但對于商業項目而言,密集的商業布局和如何吸引新的消費群體也是此后經營將要應對的挑戰。
小商品城迎轉機
百榮世貿商場位于木樨園環島西北角,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百榮世貿商城如今總營業面積達60萬平方米,市場內共有6400多家商戶,兼具批發和零售功能。王萬青在東城區兩會上介紹,將在三年內疏解所有批發商戶,把市場改造為現代化的購物中心,同時還將對接河北和天津的市場資源以承接外遷商戶,聘請團隊為百榮世茂商城的升級改造做設計方案。
60萬平方米的百榮世貿商城體量并不算小,如何完成這一商業項目的改造升級也是一大難題。對此,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分析稱,對比金源新燕莎MALL來看,要把大體量的購物中心打造為消費者的生活方式目的地,這在行業中有很多的成功案例。如今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品質消費,在這一背景下,百榮世貿商城的轉型應該是將商戶逐漸替換為品質更高的品牌。
區域商業升級
事實上,在木樨園商圈,批發市場變身購物中心,百榮世貿商城并非首例。同在南二環的悅秀城前身是大康鞋城,是以鞋類批發為主的批發市場,后由國美系的鵬潤地產開發。2016年,合生商業將欣雅匯國際服裝商場升級為合生廣場,與原本北京欣雅匯國際服裝市場單一的服裝批發業態相比,合生廣場的業態布局更加“豐滿”,整體環境也提升較大。
從案例的變化可以看到,從批發市場轉型購物中心,不僅是消費環境和消費選擇變化的體現,轉型之后,新商業項目所采用的交易方式和所承載的商業功能,也是消費生態變化的體現,這也是區域商業升級的體現。分析認為,隨著北京市場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逐步推進,未來南城消費者將迎來更為舒適、豐滿的商業環境。
木樨園商圈激活
老項目轉型往往對應著對新模式前景的思考。批發市場轉型購物中心,成功的案例不多。南二環鵬潤開發的悅秀城盡管在環境和品牌檔次上較原先的大康鞋城不可同日而語,且輻射的居民不在少數,但項目開發和經營狀態始終不甚理想。去年中,悅秀城和商戶之間就有多次糾紛,商場整體的經營也相對冷清。前身是欣雅匯的合生廣場,如今運營情況也是不溫不火。
賴陽指出,提出轉型之前,針對消費者希望能夠有享受更高品質消費的需求,百榮世貿商城借助本身就擁有的部分零售業務,在轉型后可以較為容易地轉接到購物中心當中,但對于剝離批發業務后所留下的空白,卻還需要通過有效的經營方式來激活。中國商業聯合會智慧商業分會常務副會長范艷茹也表示,盡管當前的百榮世貿商城還有一定的批發業務,但該商城此前就已經針對品牌進行了檔次提升和業態豐富的調整,從人氣來看,效果也比較明顯。此外,木樨園商圈附近本身就有一定的消費力,但早先周邊選擇有限,造成消費外流,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這部分的消費回流也是潛在市場。但也有觀點提出,不可忽視的是,包括彼此距離不遠的悅秀城、百榮世貿商城、合生廣場在內,南城商業近年來進入密集增長期,這些項目的密集布局本身就是市場挑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