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地產而聞名的綠地控股集團近來卻不再甘心只是一家房地產企業了,在科創和消費領域,它正計劃進行更大的投入。
11月17日,由綠地控股打造的綠地創客中心——“綠地創客丨上海虹口”正式開園亮相,同時,由綠地出資5000萬元設立的“綠地青年創新基金”亦于當日成立。此舉被綠地視為其科創產業板塊獲得的重要發展成果。
綠地科創產業板塊是綠地集團今年以來重點培育發展的新興板塊之一,正積極打造集孵化、投資、建設、運營等功能為一體的科技轉化和創新創業大平臺,實現同綠地多產業協同發展。目前,綠地科創產業板塊已分別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建立了校企合作平臺,在上海楊浦、大虹橋、徐匯分別落地了復旦綠地科創中心、交大綠地金融創客中心和綠地徐匯創客中心,同復旦大學、楊浦區政府共同籌備發起設立的上海智能產業創新研究院也即將落戶上海楊浦區。
上海綠地商業(集團)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薛迎杰介紹,除了上述項目之外,未來綠地創客中心項目還計劃在南京、鄭州、西安、濟南等地落戶,并不乏與高校合作的項目,以求與高校豐富的學術資源和人才資源結合。
根據綠地的計劃,其創客中心項目重點發展三方面業務:一是投資建設運營研究院、科創中心、科創城等,孵化重點科研項目,吸引高校教授創新創業項目及校友企業入駐;二是以高??蒲谐晒D化及完善園區服務體系為目標,大力發展科技金融;三是聚焦相關重點產業,投資發展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自有核心技術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集群。未來,綠地科創產業板塊將以“基地+基金”發展。
薛迎杰說,未來綠地與創客中心項目中孵化的企業將會有更深入的合作,比如直接入股或收購部分已經成熟的創業項目,或者將創業項目的成果引入到綠地已有的地產、基建、消費等項目中。“目前吸引進來的企業,大量的是新技術的企業,因為這些企業知道,和綠地合作有一個巨大的后續發展空間,因為綠地是多產業發展的,還有消費、基建產業、醫療和康養產業等,對于現在入住的創客來說,他們的智能技術成果,綠地以后是需要的。”
除了科創產業之外,未來一兩年,綠地在消費板塊也將有一系列新布局。薛迎杰透露,綠地旗下針對中產階層客戶推出的進口精品超市G-Super將進一步擴張,2018年,G-Super門店將從現有的37家擴展到100家。“預計12月份還會發布一個更小規模的精品超市品牌,這個小店的定位會更靠近社區,離住的地方只有500米。我們計劃明年這個小規模超市的門店也能達到50至60家。”
值得一提的是,綠地旗下的超市業務并非僅依托于其地產項目而生。“G-Super在綠地的體系里只有20%,還有80%是和其他開發商合作。我們不會只拘泥于綠地自己的地產項目,而是會考慮這個布點是不是合適,包括綜合考慮交通、客流等因素。”薛迎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