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零售業試水新業態
“雙十一”在即,年度電商之戰即將打響。線上的競爭日益激烈,傳統零售商也在不斷探索線下店的正確打開方式。
阿里巴巴“盒馬鮮生”就是被大家看好的新零售業態之一。今年,永輝、新華都、世紀聯華等傳統商超,也紛紛推出了“超市+餐飲”新業態門店。
福州溫泉公園“超級物種”,是永輝“超級物種”開的第一家門店,目前在福州已經有5家門店。
記者看到,這家“超級物種”裝潢上也延續了永輝精標店的風格,以原木為主,時尚簡約,一改超市賣場的平民感,整體氛圍很好。店里周邊一圈是加工制作的工坊,配備了后廚和大廚,顧客可以先挑好自己喜歡的商品,稱重后排隊取號。
主打冷餐的“鮭魚工坊”、主打牛排的“盒牛工坊”、主打海鮮的“波龍工坊”等8個工坊,全部為永輝自建自營的餐飲品牌。永輝為了探索新零售模式,精心打造了“八大物種”系列餐飲品牌。最火爆的餐飲區還是擺有活生生的大龍蝦、帝王蟹的“波龍工坊”,排隊的人絡繹不絕,菜品的賣相和味道都相當不錯。主打牛排的“盒牛工坊”,人氣也不差。選好牛排后,工作人員會現場過稱,按斤收費,然后現場烹制,當然,要收取一定加工費。
“兩三百元的大龍蝦,比酒樓的價格便宜很多,做得也不比酒樓差。”在排隊取號的陳先生說,“來這里消費,喜歡這兒的氛圍,當然性價比也高。”
“我們的定位是以年輕人為主。”超級物種戰略合伙人林創研介紹說,“最大的特色是會隨著進駐的城市消費水平不同,商圈顧客需求的不同,各個物種自由變化、自行組合而形成最適合當地該商圈的工坊。”
“目前,福州超級物種的每個門店日營業額可達20萬元,每月銷售額在600萬~700萬元。截至10月13日,超級物種已在福州、廈門、深圳、南京、北京等城市開業12家,計劃2017年底前開24家。”林創研說。
跨界集合業態蔚然成風
如今“盒馬鮮生”已經開了13家線下店,其創新模式在于充分打通了線上線下,門店既是體驗店也是庫存的前置倉,店內搭配300平方米合流區、智能傳送帶等物流技術,有效提高用戶體驗。
“超級物種”與阿里投資的“盒馬鮮生”有些異曲同工。林創研稱:“不介意大家去比較,不管是超級物種還是盒馬鮮生,都在探索新零售,都在整合全球最優質的商品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二者在做同樣的事,方向一樣,用戶一樣。”
當前零售企業都在探索新零售,類似的跨界集合業態這兩年越來越多,比如,有咖啡館與書店、文創產品集合在一起的“貓的天空之城咖啡”等。到底哪條路才是正確,其實大家都在嘗試之中。
今年5月,新華都“海物會”也在福州五四路高調亮相,這是新華都與新界餐飲合作打造的跨界新業態。與“超級物種”和“盒馬鮮生”的“超市+餐飲”模式不同,“海物會”把海鮮餐飲作為經營的重頭戲,以餐飲為主,售賣食材為輔。記者在現場看到,食材區就像水族館一般,500平方米的海鮮池從外觀上看像重疊遠航的兩艘巨輪,整個海鮮池總計由40個大小各異的魚缸組成,消費者自選鮮活海鮮。
“海物會打破傳統商業模式,以餐飲為主,售賣綠色無公害品質食材為輔的‘餐飲+超市’業態,打造海鮮集市、美食集市、主題餐飲、超市、空間美學于一體的全新商業模式。”“海物會”負責人王勇介紹說,“海物會”定位成新華都創新小業態餐飲孵化器,將根據消費受眾的需求,組合、調配出可以獨立開店的新業態,也可和新華都大賣場、百貨、購物中心等業態組合發展,是能對后者起到“引流效應”的新零售業態。
線上線下融合加速
專家分析,在大量涌現的新業態、新模式中,與以往不同的是線上線下開始出現加速融合的跡象,線下企業借助互聯網實現與線上的打通。比如,3公里配送到家的“盒馬鮮生”,解決“最后一公里”的社區門店等都是線上線下打通的O2O模式。
零售行業已經不再是看店里有沒有顧客正在消費,因為用戶不僅僅在線下門店消費,也同時正在線上進行消費。林創研介紹,“超級物種”線上線下的業績各占一半,借助“超級物種”的消費體驗,通過永輝生活APP將線下消費者引流至線上,實現線上業績釋放,每個門店配備10~15名騎手,對顧客的網上訂單進行及時處理,最快30分鐘送達。
業內人士分析,線下往線上走面臨著的困難,不亞于線上到線下,仍是圍繞著“如何將人吸引到門店”這種線下消費場景所進行的,做線上配送,也是一種順應消費者需求的服務。
不管是“盒馬鮮生”還是“超級物種”“海物會”等新業態,這些創新的生鮮超市究竟能否打敗傳統商超,引領零售業的新風尚,還有待市場的驗證。
采訪手記>>>單一的模仿很難走遠
記者發現,隨著永輝“超級物種”的出現,福州“超級先生”“跨界物種”跟著出現了。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新的零售業態,看上去操作簡單、容易模仿,但其背后需要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和經營技術。一些仿效者容易忽略其背后“看不見的軟實力”而盲目照搬,導致經營虧損。一個現實的案例就是,不久前,廣西南寧的一家生鮮連鎖店,一夜時間10家門店全部關閉,員工被拖欠工資三四個月。
表面上看,模式本身的復制門檻并不高,無非是面積大小、產品的豐富度而已,但實質上,“盒馬鮮生”在打通與天貓超市的供應鏈,以永輝“超級物種”為代表的企業則在供應鏈方面更強調精選,即在原有的供應鏈體系內挑選優質產品并提供加工服務,“超級物種”是永輝做減法的結果。而新華都和新界合作,在海鮮商品的采購、運輸、養殖、經營和加工的每個環節都有成熟的經驗,好的經營才能確保價格優勢和品質。
隨著改革的深入,線下門店要在互聯網時代,重新尋找自己定位,在流量、供應鏈、服務等諸多因素之中尋找平衡點,不能單一的模仿。無論是“盒馬鮮生”還是“超級物種”,均在其業務范圍之內延伸了用戶的購物場景,通過配送和加工兩個環節,延展了購物的空間和時間性。供應鏈的優劣及營銷團隊,決定了企業的生命力。
本文轉載自福建日報,記者林智嵐,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