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當年投資永輝已賺翻倍。
在新零售的戰場上,除了阿里、京東巨頭之外,永輝、大潤發等傳統商超企業也開始了自己的征程,其中尤以永輝最為激進。
近日,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董事鄭文寶、葉興針,副總裁謝香鎮、陳金成辭職,辭職原因主要是因個人原因及為繼續支持公司成為更開放型的公眾公司及科技型零售企業,更好地服務社會及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去年4月,永輝的執行副總裁、總裁李建波向公司董事會申請辭職。他于2010年加入永輝,也是永輝第一任職業經理人。在其任職期間,永輝超市完成了傳統商融合電商的過程。
頻繁的高管離職,不禁令外界對永輝產生諸多猜測。由于永輝超市在新零售方面持續發力,其“超級物種”計劃明年要開到100家左右。這也極大刺激了其股價的持續上揚,市值最高達千億元。10月18日,永輝超市收盤價為8.88元/股。而就在前日,其股價創出了近一年來的新高,摸至9.2元/股。
按此邏輯,永輝的未來一片大好,那高管為何要頻頻離職呢?答案或許也很簡單,要么永輝經營策略發生重大調整,抑或出現內部矛盾。
超級物種進化簡史
國慶前夕,永輝旗下超級物種北京首店正式亮相。該店采用了“店中店”模式,在永輝超市魯谷店內開設,與原本的永輝超市綠標店共享客流。北京首店也延續了超級物種在其他地區的經營模式,進駐鮭魚工坊、波龍工坊、盒牛工坊、麥子工坊、生活果坊、花坊、詠悅匯(酒類)7個物種,面積近800平方米。
“超級物種”是永輝于2017年創立的全新品牌,通過超市+食材餐飲+永輝生活APP的模式,為消費者打造不同場景的新零售體驗。
今年年初,永輝在大本營福州開出第一家超級物種,隨即受到熱捧,成為零售業網紅,此后超級物種陸續拓展,目前已有12個門店,分布在福州、廈門、深圳、南京、北京5座城市。
超級物種的開店速度還將持續加快,除了與永輝超市綠標店捆綁,也會獨立出現在其他商場等地段,永輝董事長張軒松通過媒體透露,超級物種未來有意出海,將在曼哈頓和硅谷設店。
超級物種也成為永輝繼“紅標店”、“綠標店”、“精標店”和“會員店”幾次店面升級后,探索的又一種全新業態。永輝的店面升級史,實際上也是消費升級的體現,超級物種則成為永輝逐步走入中高端消費領域的又一突破口。
超級物種從永輝一貫擅長的生鮮入手,側重精品生鮮,生活食品,在店面擴張的同時,在內部繼續孵化新的物種,在超級物種這一品牌之下,進行快速進化迭代,這樣做也能讓整個品牌始終緊跟消費熱點,并且保持新鮮感。不同的物種能夠自由組合,不同門店根據供應鏈等實際情況搭配,這樣做也增加了開店的靈活性,體現了超級物種這一屬性。
一邊是超級物種的加速奔跑,另一邊,永輝內部的變革也在持續進行。永輝在去年就取消了原有的三大事業部,將三大事業部的職能分散到以品類經營為單位的營采合一小團隊,內部稱之為“商行”,上述離職高管中的3人就是這三大事業部的原負責人。業內人士表示,永輝此次高層變動是為了能夠進一步推行“合伙人制度”。
永輝的合伙人機制,是由門店合伙人自行推舉一個人任命為店長,負責對整個團隊進行組織經營,依據一定規則進行利潤分成。這種合伙分紅激勵模式保證了永輝在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
可以發現,去職能化、去管理層,全面推行合伙人制度,依然是永輝內部變革的重點。超級物種的工坊也是這種模式的實踐者,每個工坊由獨立團隊運作,自負盈虧,員工有機會參與利潤分成。
針對永輝的變革,申萬宏源分析師表示,本次辭職的董事和高管人員均為公司初創期的核心骨干,吐陳為了更好納新,管理團隊更新助力公司成長為一個偉大的公司。
超級物種VS盒馬鮮生
但在永輝進化成為偉大公司的路程中還站著幾個攔路虎,盒馬鮮生將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
盒馬生鮮背后是阿里,而超級物種東家永輝的背后,是連接著另一大電商巨頭京東。因此,在超級物種剛出世時,就有不少人猜測,超級物種是永輝和京東聯合,對標阿里盒馬鮮生的產品。
不過,從實際體驗來看,目前的超級物種和盒馬鮮生仍有著些許差異。并無傳統零售基因的盒馬鮮生更注重線上效率,主推APP和線上支付,通過用戶線下體驗,將用戶引流到線上,提供附近區域快送,著力打造“線下體驗,線上消費”的模式。
而超級物種更注重線下的場景體驗。餐飲業態更強,依托于永輝超市,在生鮮供應鏈上也具備優勢,雖也通過永輝生活APP進行線上導流,但線上效率不高。在配送終端上,配送體系也不算成熟。目前,超級物種北京店雖已接入永輝生活APP,但物流由京東達達負責,尚未使用永輝自有的超級外賣。
2015年,京東以43.1億元入股永輝超市,隨著永輝股票的上漲,如今已增值到84.6億元。此次入股讓京東收獲頗豐,不過似乎也僅此而已。永輝與京東的合作,曾被外界視做雙方在探索線下與線上深度融合過程中的一次優勢互補。畢竟,線上線下的融合擁有巨大的市場潛能。
但實際上,雙方并沒有在業務層面展開深度結合,依舊是各自為陣。京東自行開設線下實體店,在對新零售的布局中并未出現永輝的身影。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表示,京東的角色是定位于財務投資者。
這也意味著,超級物種的線上拓展未必可以乘上京東的順風車。在與盒馬鮮生的競爭中,它仍然要重視如何提高線上的效率,以及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
傳統商超還能怎么玩
在傳統商超“已死”的爭論中,傳統商超已加速了轉型升級的步伐。不管是因為跟風還是自有發展邏輯,搭建全新的消費場景,布局線上,成為傳統商超爭奪新零售市場的主要發力點。
在北京市場,物美引入超市+餐飲的業態,在個別門店加入“蝦兵蟹將”、“牛市”等餐飲類檔口。大潤發推出的大潤發優鮮APP,也主推生鮮。此外,投靠互聯網巨頭,也成為傳統商超的新選擇。沃爾瑪不受關店潮影響,與京東展開深度合作,持續發力線上。
新零售的概念目前尚無明確界定,以永輝為代表的傳統商超們,實際上還處在模式的探索期,各家都在嘗試孵化一些新的業態,投入市場試水。不管是獨立發展,還是投靠互聯網巨頭,在這片紅海的爭奪中,如果無法保證線上和線下的深度融合,所謂的轉型升級實際上也未必樂觀。畢竟,線上布局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間的事情。當然,這也在考驗著傳統商超們布局線上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也在影響著傳統商超在新零售市場中的話語權。
新零售的市場還在吸引著更多入局者,在對新零售的布局中,線上與線下的如何進行有效結合,則成為入局者們都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