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你想到的可能是面積至少達上萬平方米的雙層大賣場,掛著“天天低價”Slogan的貨架上,堆滿了正在打折的貨品。但未來,你身邊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面積在5000平米左右的新型沃爾瑪超市。
8月3日,沃爾瑪在武漢楊家灣地鐵站五環天地負一樓和昆明金瓦路開了兩家看上去更加“緊湊”的新店。特殊點在于,與它在中國已有的400多家門店相比,這兩家門店面積在5000平方米左右,縮小了近40%。
除面積更小外,這兩家門店內的細節設計也和傳統沃爾瑪大賣場區隔開。門店外的招牌看上去和傳統沃爾瑪一樣,但走進內部,直觀感受是貨架的整體高度有所降低,比如擺放飲料和方便面的貨架只有四層,最高不超過五層,最上層的貨品讓你伸手就能夠到。果蔬的陳列和堆頭被移動到消費者進門就能夠看到的位置,整體食品類商品占比達到50%以上。裝修風格也更加簡潔,你要購買任何細分品類,只要尋著高高懸掛著的藍色商品分類標識很快也能找到。同時,店內擴大了母嬰用品和兒童玩具的占比和陳列,設立“寶寶中心”、“兒童天地”等,門店內還添置了例如自助稱重器或者自助收銀臺等自助設施這些新玩意兒。
5000平方米的小型店裝修更加簡潔,“果蔬”、“寶寶中心”等細分品類標識很容易找到。
今年2月下旬沃爾瑪在2017年新年準備會議上,就透露出要“測試新大賣場形態”的預告。2016年是沃爾瑪近5年來在中國表現最好的一年,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其營收達到4859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長3.1%。2017年,沃爾瑪計劃在中國新開出三四十家門店,包括新測試的大賣場形態,還要投入3億多元用于50家門店的升級。
一位熟悉沃爾瑪的業內人士曾對媒體透露,沃爾瑪新大賣場仍屬于大賣場業態,但面積可能會更小,商品品類更加精簡,比如縮減常規大賣場的日百、家店區域,從食品、進口商品和沃爾瑪自有品牌等商品獨家性方面提升差異化。
在沃爾瑪的官方說法中,開面積更小的門店是為了迎合當下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在賣場空間和顧客需求之間優化平衡。雖然現在的商品規模可能只有大型購物中心的某一個部門大小,但這種門店卻能夠同時滿足快速購物、臨時性購物和備貨購物三種形式。
新大賣場形態并不是一個新鮮的嘗試,沃爾瑪只是將在美國、英國和日本已有的業態嫁接到了中國。面對中國剛剛興起的類似于盒馬鮮生的生鮮超市,或者喜歡開在購物中心負一層的city'super、Ole'等,沃爾瑪在美國很早就遇到了諸如全食超市和克羅格(Kroger)這樣擅長小型門店運營和食品零售的對手,它用面積在4000平米左右的沃爾瑪“鄰里超市”與他們對抗。
在美國,沃爾瑪用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鄰里超市”與全食超市、克羅格等對手對抗。在中國內地開設的兩家小型店,是“鄰里超市”形態的延伸。
在鄰里超市中,生鮮區也被擺放在超市入口處,因為這是消費者的即時性購買需求,也是店鋪主要的毛利來源。2014年,雖然沃爾瑪大超市在美國的銷售額有所下滑,但這些便利、以售賣新鮮食品為主的鄰里超市卻讓沃爾瑪的整體銷售額上漲了5.6%。
新型沃爾瑪超市在保留傳統賣場格局的前提下,加入了一些現在中國正在崛起的生鮮或者精品超市的基因。他們的共同目標客群,都是那些越來越不愛逛大型賣場、希望在有限的休閑時間中,能夠便捷、快速購買到新鮮健康商品的年輕人。他們更習慣通過電商購物來解決生活中對日用品的需求,在隨處可見的便利店中購買零食。相比之下,將規模和重點放在經營非食品商品,講究傳統家庭購物“囤積性需求”的沃爾瑪,不再那么受年輕人歡迎,不得不轉變成以生鮮農產品和食品雜貨為主的小型超市來迎合他們。
同時,一鋪難求的一線城市核心商圈中,開一家大型賣場需要巨大的租金成本,況且也沒有那么大的面積,開小型店反而成了沃爾瑪在市區擴張和三四線城市做渠道下沉的一個好辦法。小型超市所需要的員工數量較少,勞動力成本是零售商一筆不小的開支,小型店也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這部分成本,也讓經營的方式更加靈活。而沃爾瑪選擇將這種新大賣場的前兩家店開在武漢和昆明,或許是一種低成本的試水策略。
這種進入社區或者市區的小型店就能夠讓電商業務輻射到更多社區。2016年10月,沃爾瑪上線“京東到家”平臺,截止2017年7月,沃爾瑪在全國近18個城市的134家門店提供“京東到家”、1小時送達服務,包括生鮮在內的1300多種商品。這些小型超市,未來都能夠當作網上訂單的發貨點,擴大沃爾瑪線上業務渠道的范圍。
但開小型店也沒那么容易,最關鍵問題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購能夠最大化提升坪效的商品。消費者并不會在這樣的門店中購買很多產品,因此在SKU(庫存量單位)縮小的情況下,挑選的品牌、款式和種類決定了門店是否能夠讓開在市區的門店,在經營成本上漲的情況下,仍然滿足盈利的需求。
值得肯定的是,從圖片上看,沃爾瑪的新型門店已經在嘗試向生鮮超市的運營模式靠攏。雖然果蔬沒有按小盒裝好、整齊地擺在保鮮的開放式冷柜中,但售賣蔬菜的地方已經用上了加濕器保鮮。不過整體裝修看上去,沃爾瑪新型門店的設計還遠沒有國內的生鮮超市和精品超市那么精致與吸引人。所以,這套模式在一線城市不一定行得通,畢竟它的目標客群里,那些年輕人不僅看中性價比,還兼顧顏值和品質。
沃爾瑪小型店售賣蔬菜的地方用上了加濕器保鮮,但看起來并沒有那么吸引人。
但別忘了,沃爾瑪從創立開始,就把“天天低價”作為價值定位,在SKU進行優化、店鋪翻新過后,如何在盈利需求下,又能保證“天天低價”的原則,拉動年輕消費者也不會喪失老顧客?因為已經有消費者在逛完新店后在大眾點評上留下評價說,價格比附近的另一家同類型超市要貴。在市區開店,如何保持低價的核心競爭力又創造盈利,這可能是沃爾瑪需要直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