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互聯網超市”正在成都迅猛發展
近日,想必大家都被全球極具影響力的科技展會云棲大會刷了屏,它向來以展示未來生活的創新科技而被大眾關注。今年的云棲大會同樣也出現了引發大家熱烈討論的創新——“無人值守”。
其實“無人值守”也不算個新詞了。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甚至無樁的共享單車,都可以算作無人值守新零售的范疇。什么是新零售?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云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新零售,即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馬云很快身體力行落地了第一家新零售無人店,雖然只是一個“樣板店”但已經賺足了眼球,現場的體驗者一度爆滿。隨后賓果盒子、河馬先生、雅堂小超等“無人超市”或“家門口的互聯網超市”之類的新型便利店如雨后春筍般興起,那么在新零售概念提出一年之際,新型便利店發展狀況如何?請看我們最新的調查報道。
新零售概念下
“無人超市”扎堆
7月8日,阿里新零售概念下的第一家無人超市“淘咖啡”正式落戶杭州,它是無須排隊結賬的實體店:人們刷手機進店、選品、拿貨,然后走人,支付寶會自動扣款。
“淘咖啡”開業第一天場面相當壯觀,現場體驗者一度爆滿。它仿佛一顆火種,瞬間點燃了一個全新的市場。很快,形形色色的“無人超市”在上海、深圳等城市落地,繽果盒子、Take Go、F5未來商店等無人便利店開始扎堆面世。據說電商巨頭亞馬遜也計劃推出同類型概念店Amazon Go。
“無人超市”的面世,除了馬云的新零售概念,背后還有科技發展在“煽風點火”。“無人”這個詞匯,讓人聯想到了機器智能替代人工的趨勢,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讓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便利、更智慧,“無人超市”只是具體體現之一。沃爾瑪在今年6月初推出了自助雜貨售賣亭,伊利、娃哈哈等紛紛聯手深藍科技無人便利微店,趨勢不證自明。
也有人將之歸因為“新零售”驅動的成果,甚至以“第四次產業革命”來大唱贊歌。
“家門口的互聯網超市”
正在生根發芽
除了無人超市,新零售概念下另一種新型便利業態也在生根發芽,這就是以雅堂小超為首的互聯網超市正在試圖為消費者打造的“家門口的互聯網超市”:即顧客通過雅堂小超的APP下單選購商品,只要其收貨地址位于雅堂小超附近4公里范圍內,即可享受所購商品半小時急速送達或者按顧客需求定時送達等服務。
簡單點來說,就是消費者中午炒菜時才發現醬油沒有了,怎么辦?雅堂小超的APP上下個單,等你把菜洗出來切好,恰好醬油就送上門了,省去了消費者跑下樓的煩惱。
據了解,作為第一批布局全國的互聯網社區超市連鎖品牌,雅堂小超全國擁有37000多家社區加盟連鎖超市,其中四川地區簽約加盟2000多家,成都地區簽約加盟1300多家,成都地區直營小超店有4家。
為了實現以互聯網+電商+社區+小超市+物流的運營模式,將旗下數萬家社區小型超市連鎖化、品牌化、電商化,達到采購、銷售、庫存和運營的統一,商品、會員、交易、營銷等數據的互通,并實現線上、線下、物流和數據的融合,2017年6月29日,雅堂控股集團正式與IBM(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結合雅堂從電商到線下社區的全覆蓋,IBM量身為其打造智能供應鏈、商品品類管理,并通過數字智能技術,在全國雅堂小超門店提供創新的消費體驗。在個性化服務上,雅堂小超的門店銷售人員可以通過移動設備實時獲取當前顧客的商品瀏覽記錄、評論和推薦,充分了解顧客喜好,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毋庸置疑,新零售概念影響下的互聯網超市站在了時代創新的風口,那么成都當前的新型便利店業態發展狀況如何,消費者在使用中有什么樣的感受?請觀看我們20日繼續推出的調查報告。
本文轉載自成都日報,作者吳紀濤,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