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首家“無人超市”今年8月亮相西安。不少市民紛紛入店體驗,拿出手機掃碼注冊后進店購物,選好商品在收銀臺手機掃碼付款后即可。只需一部手機,整個購物輕松搞定,新鮮便捷省時成為了無人超市的最大亮點。
從無人飛機、無人駕駛再到無人酒店,“無人領域”越做越廣。如今,加入了人工智能、二維碼識別這些高科技的無人超市,更是吸睛不少。無人超市解決了很多傳統商超與便利店的購物弊端,比如,24小時不間斷營業讓城市購物變得更便捷;沒有導購員的絮叨;自動識別、即走即付的交易模式讓排長隊結賬煩惱大大降低……
一部手機就可以輕松完成很多事情,無人超市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同時新事物也帶來新的問題,比如,無人超市商品種類不夠完善,價格沒有競爭優勢,購物指南缺乏人關懷,相關行業勞動者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無人超市“繽果盒子”的商品單價比普通門店低了20%至30%,但在無人超市隨機抽選了飲料、方便面、咖啡、零食、面膜等10款商品中,除了個別大超市無貨外,10件商品價格無一勝出。有些價格相比于大中型超市還是要貴一些。這些數據讓很多對無人超市的熱衷者確實“心涼”了半截。縱觀全局,考察一個新型零售業態的好壞,經濟效益上的考量的確很重要,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冰冷的商業模式帶來的經濟效益,對培養忠誠顧客沒有概念,缺少長遠的經營策略,拿一些無謂的“噱頭”吸引顧客,那么,無人超市的結果也是令人堪憂。
說到購物體驗,人們已經習慣了傳統的購物模式,無人超市的使用者多以年輕人為主,下載超市App,一鍵購物。新穎的購物方式,對于一個“手機盲”或者沒有接觸過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來說,適應起來的確有難度。一旦無人超市普及起來,“便捷”對于他們來說成了一種負擔。
無人超市取掉了收銀員、服務員、導購員等,節省了人力成本,就是它的特色和優勢。從現階段來看,無人超市在全國的普及還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只是把無人超市擺在那里就算完成了中國新型零售業的建立的話,那只能說,這才是中國零售業智能服務發展的“皮毛”。不可否認,無人領域追求智能,可想要無人超市深入人心,必要的人性化服務不能缺少。所以,無人超市真正發展起來,還是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將富余勞動力和智能操作結合起來,才是真正為百姓謀福利。
新興技術帶來進步同時也帶來了“殘忍”。在時間的沖刷下,無人超市所帶來的新的問題終將會隨著運營模式的逐漸成熟得到解決,而無人超市也最終會在中國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我們不能丟掉社會應有的的人文關懷,一味追求冰冷的商業模式帶來社會進步,結果一定會背道而馳。無人超市的長遠發展,社會發展穩步向前都缺少不了新興技術,更不能丟掉社會的人文關懷。
本文轉載自陜西傳媒網,作者張倩,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