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鮮花做成一門消費品生意有著天然的優勢,Ta正好切中了當下消費升級的需求,而且像人們愿意在社交網絡上討論美食、美妝一樣自帶傳播屬性。
但是,鮮花屬于是極易損耗的品類,在供應鏈、物流以及品質管控方面有著極高的要求。生鮮電商一片紅火卻鮮有盈利的狀況,這也讓業界不禁懷疑:鮮花品牌在經營上是否還在盈虧平衡線上掙扎。
“鮮花經濟”如何被催生?
近年來,新中產的崛起,他們對“成功”的定義發生了變化。尤其是25歲到35歲之間、有消費能力、注重生活品質的職場女性,她們希望除了工作,還有花、草、寵物以及有情趣的生活。
與此同時,新中產也對體驗式消費類型的需求就會增多。在眼球效應更吃香的社交網絡時代,鮮花不僅存在高顏值,而且是女性典型的購買用戶。用戶在收到鮮花后都喜歡曬在朋友圈里。因此,鮮花這樣的消費品成為打造朋友圈中的又一裝逼社交神器。經營鮮花的品牌在市場營銷上節省下一筆成本。
此前,國內的鮮花消費場景由以前的婚禮、會議以及禮品這樣的線下場景,國內只有5%的鮮花消費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場景中。但由于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步增多,鮮花消費場景迅速多元化,鮮花消費頻度顯著提升,并把消費場景拓展到了日常生活。鮮花禮品已經從特定節假日的送禮儀式已然變成日常消費。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如今的“鮮花經濟”越開越旺。
實體花店機會何在?
如今,依托于移動互聯技術的迅速發展,鮮花電商就有越來越火的勢頭。對比之下,有些花店仍然維持著老舊的經濟盈利模式,在市場上一直活的不痛不癢。
未來,實體花店應該如何發展以適應消費新趨勢和新需求? 或者以下兩個案例可以告訴你!
1、野獸派
與傳統的花店相比,野獸派花店絕對算得上花店中的奢侈品,從野獸派出品的花卉禮盒由三四百元到近千元不等,然而即使是如此高的價格,仍然有眾多顧客追捧。
這么多人替野獸派買單和背書,那是因為品牌將故事營銷發揮的淋漓盡致。對于野獸派而言,花不再是一種產品,而是被賦予故事,是送花人感情的表達。顧客可以講述他們的愛情故事,設計師根據他們的故事,為顧客量身定做屬于他們的花束;在門店設計上,野獸派每個實體店都有一個主題,而且每家店都有一只萌萌噠鎮店神獸,無論是店面裝飾還是店內主打產品,各店都特色十足。
2、Roseonly
從2013年成立4年來,Roseonly 銷售增長履創佳績。品牌一出場就頗與眾不同:一生只送一人的購買規則。憑借這個營銷概念,Roseonly與普通花店拉開了距離,再加上名人在微博、微信賣力吆喝,以及明星微博曬單,迅速積累了人氣。
在Roseonly的產品中,玫瑰花主要分為鮮花和永生花兩類,價格在399至3999之間不等。品牌定位高端,走奢侈路線,門店設計大氣上檔次,看似將大部分消費者拒絕門外,但是這也體現品牌定位更加精準。
而反觀鮮花電商,盡管市場火熱,但是實際上這些企業卻同質化嚴重,不管是運營模式、鮮花種類、還是鮮花的定價,甚至是每次促銷的噱頭,都如出一轍,與此同時,由于整個市場目前正在培育階段,企業規模都還比較小。
按此發展,懂得講故事,定位精準的鮮花實體店在新零售時代發展步伐更為穩定。
供應鏈成為鮮花背后的荊棘
鮮花作為農產品、非標品與觀賞品,容易腐爛且保質期短,導致鮮花對前端供應鏈和后端的物流配送要求極其嚴格,在運輸過程中,需要高標準的冷鏈體系,這樣才能保證從存儲到運送整個過程中的品控;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上,更是對時效和服務體驗要求頗高。這多多少少也意味著鮮花作為消費品并不是一門輕松的生意。
而在國內,鮮花的供應鏈并不成熟。它在上游沒有數量充足的大型供應商。由于大型供應商的數量較少,而農戶種植比較分散,種植水平不高,鮮花品牌商往往并不容易批量采購到質量穩定、且能持續供應的產品。鮮花消費有淡旺季,比如情人節會迎來高峰,夏天又是一個淡季,需求的不穩定讓上游種植戶也不敢大規模投入。
在供應鏈之外,高損耗率也成了鮮花電商規模化的一大絆腳石。數據顯示,國內鮮切花采后流通的損耗率達到30%,如果要遠途運輸,損耗率更高。
實體花店要解決這些問題,首要任務必須要處理供應鏈問題,保證鮮花的采購有著精細化的管控。但凡有口碑的品牌,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Ta們都十分注重供應鏈。因為供應鏈得到保證,產品質量才有保障。另外,鮮花品牌也要重視線上線下相結合,可以相應采取預售制,這樣的做法保證了現金流,同時還能對上游的采購以及物流管控產生正面影響。
鮮花行業新走向,何去何從?
看似衣食無憂,卻無法得到一個固定的容身之所;精通理財知識,卻抵不過效率至上的企業文化和無從揣摩的人性陷阱;擁有遠超社會平均收入水平,卻享受著與之成反比的巨大壓力……焦慮的新中產,正在成為以鮮花文化為代表的情懷消費參與者。
另一方面,當經濟水平成熟到一定階段時,以鮮花文化為代表的品質消費就會高速發展,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發展可與奢侈品文化進行同向歸類。只不過在國內,當“房子”還是終極目標時,鮮花遠比奢侈品更有潛力和普世性。
這兩大因素,決定了未來鮮花創業的走向若繼續以家庭作坊式發展,必定死路一條。或許,以下這些模式會是行業未來發展新走向:
1、鮮花店+互聯網,轉型新零售
“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似乎有一種魔力,“加”上什么都會大放光彩。鮮花店+互聯網,簡單來說,就是依托互聯網,對鮮花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同時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打造鮮花行業的生態鏈條。
2、延伸到花店花藝技能服務領域
未來,鮮花實體店發展不僅僅局限于門店本身,還要延伸到插花技藝的學習、周邊產品服務等,更好地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
3、跟不同領域的品牌展開各類跨界合作
想讓情懷變成一門生意,就要賦予產品文化底蘊,并通過合適的營銷渠道傳播出去。適當經營的話,鮮花作為消費品不僅會讓消費者享受視覺沖擊的同時,也能學習到豐富而精彩的鮮花文化。而品牌跨界合作就是最為直接的方式。兩者的產品、視覺、流量等互換玩法時,引來品牌曝光、話題討論、銷量上漲的效果,跨界的價值則得到最大化。
4、重視會員服務,挖掘用戶的終身價值
對于實體花店來說,如果只是單筆成交的話,是不劃算的,因為單個客戶的獲取成本太大。而會員制就可以將客戶收入囊中,增大回頭率,挖掘客戶的終身價值。實體花店可以以此為依托,與更多的會員展開互動,增強消費粘性,甚至開展個人客戶的包年、VIP、產品定制等服務。
本文轉載自贏商網,作者陳健瑋,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