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開學季影響,鄭州各大購物中心人氣高漲,坐落于商場之內的書店也表現搶眼,讓“書店+商場”模式再次得到業內的肯定與關注。
如今,“書店+商場”的模式風靡全國,在鄭州的多家商場中,也有許多書店的身影。它們不僅融合了文化創意產品、文具、飲品等多重品類提升消費體驗,還經常通過舉辦各類活動為商場積聚客流,已成購物中心業態新標配。不過,專家認為,商場在進行業態 “加法”的同時,應避免陷入同質化的困局。
現象:體驗式書店受追捧
小橋流水的場景裝飾,款式多樣的飲品,品類齊全的書籍……西元國際廣場紙的時代書店營造出的閱讀體驗,深受消費者追捧。
“經常會來商場書店看書,優雅安靜的環境,還可以點一杯咖啡慢慢品味,舒適愜意。”商場書店的??托№n告訴記者,這類引入體驗式場景的復合型書店比“大賣場”模式的傳統書店更有吸引力。記者走訪發現,開學季期間,商場書店迎來不少學生客群,店內舒適的閱讀氛圍是大家選擇商場書店的主要原因。“隨著人們生活質量變化、審美變化,對書店的要求也越來越不一樣。讀者來書店,不僅僅是買書,而是享受文化氛圍。” 紙的時代書店銷售人員表示,最近店內營業額有所增長。
近年來,傳統書店在互聯網的沖擊之下,紛紛尋求轉型,探索出路。在此背景下,多元化經營、注重消費者體驗的復合型書店應運而生,國貿360廣場的閱開心書店、萬象城的西西弗書店、璞麗中心的我在書店、錦藝城的尚書房書店等創意書店也相繼在鄭州落地,這些書店在裝潢上各具腔調,并通過融入咖啡、讀書沙龍、文創產品、餐飲、繪本空間等一系列的產品,讓多個客層為之駐足。
“不僅傳統書店在變革,書店的經營方式也在發生轉變,不少知名品牌連鎖書店看重商場客流量帶來的利好,開始入駐購物中心。”我在書店聯合創始人段建強說,開在商場里的書店不再是單純的書店,而是一個文化體驗空間。從文化創意產品的銷售到餐飲產品的加入,再到舉辦各類沙龍、講座,書店的功能更加豐富,也更加有趣,為書店積聚了忠實顧客的同時,也能給商場帶來更多的潛在客戶。
市場:“書店+商場”模式漸流行
目前,創意書店已成為繼電影院、滑冰場、兒童樂園之后的購物中心新標配,是聚集人氣的又一大法寶。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購物中心業態逐漸由商品集合向體驗類生活方式轉變的重要標志。
“現在很多商場都在嘗試引進創意書店,增加文化氛圍,給顧客一個更好的休閑場所。也正因如此,我們引進了新華書店的尚書房,增強客戶的體驗度,營造氛圍。”錦藝城購物中心副總經理汪洋說,商場引進書店,其實是業態的互補,提升了消費粘合度。雖然書店在銷售方面存在弱勢,但這種文化體驗業態也會給商場帶來更全面的補充。
而書店選擇商場,也是出于互利互惠的考慮。段建強表示,“書店+商場”模式為大家提供了文化交流平臺,建立溝通空間,讓大家不再局限于單向、扁平化、碎片式微信等網絡交流。“目前,我在書店的選址都是在商場內,而且我們根據商場的不同屬性來規劃店內風格和產品類別,對商場模式進行有益的補充,增加文化屬性的配套,書店也從中受益,開業兩年來,我們的客層已經涵蓋多個年齡階段,進店工作、閱讀、交流的客戶也日益增多。”
在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任佳看來,書店業態能夠快速崛起,一方面得益于它在增加顧客精神需求方面更具先天優勢;另一方面,賞心悅目的環境和氛圍也成為吸引消費者駐留的主要原因,它無疑將成為引領新一代休閑生活空間的消費導向,也勢必成為未來商場的標配業態。
提醒:業態疊加當心同質化
隨著“書店+商場”模式的崛起,又一批書店將在鄭州落地,為商場文化氛圍加碼。記者獲悉,9月份,方庭圖書館將在經開區中大門國際購物公園開業;我在書店公園茂店也已在緊鑼密鼓地裝修中;即將開業的龍湖錦藝城也規劃有品牌書店。毋庸置疑,一場創意書店風潮已經席卷鄭州。
在市民于女士看來:“在商場這樣的喧鬧之所,有一處安靜的閱讀空間,還是很愿意前來享受的。”不過,由于“書店+商場”模式在我市剛剛起步,很多經營模式尚不成熟。對書店來說,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還應積極探索更完善的經營模式,避免同質化。
一家書店負責人對此表示贊同,他表示,目前正在積極培育市場,探索新方式。閱讀環境、產品種類等,也都區別于傳統的圖書館和零售書店,探尋符合商場定位、適合這個時代的閱讀空間。
當然,回歸商場本身,僅僅做點業態的“加法”,遠遠跟不上瞬息萬變的市場,有專業人士分析,因為一旦一個模式產生,市場會快速反應,迅速復制同類產品。汪洋也認為,打造跨區域商圈,不是隨波逐流、一擁而上地增加,還應考慮消費者需求,通過體驗業態牢牢粘合。
對此,任佳也提醒,商場熱衷書店業態的同時,也要避免簡單的業態疊加,陷入同質化的困局。應該瞄準目標客體,進行更加精確的市場定位,并重點在“體驗式消費”“多元化服務”等更具特色化和人性化的業態組合配置上下功夫,使其真正能給消費者帶來優越、舒適的感受,來吸引消費者,形成市場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