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城西北的重要排水通道,汊東明渠即將迎來一次“大手術”。改造后,不但水質變得更潔凈、行洪功能得到升級,而且還將建設43000平方米復合型綠化公園,實現人、水、景相互交融。
記者從市政部門獲悉,汊東明渠位于長江西路以北,半島路以東,樊洼路以南,為合肥西北部的主要排水通道,承擔著周邊園區、居民及長江西路南側人工湖、大蜀山部分山洪水的排澇功能。由于建設年代較早,排澇標準較低,存在較大的防澇隱患,加上上游匯入水質較差,沿途雨污水存在不分流的情況,因此往往會形成較為嚴重的水污染問題,無法重復利用。
2016年,汊東明渠改造工程列為合肥市大建設項目,由蜀山區負責實施生態明渠和截洪溝擴建及綠化恢復等。 該項目自2016年4月啟動,先后完成污染源調查、土地勘察定界、規劃條件選址、環評審查、設計方案評審等前期準備工作,項目于8月中旬啟動了施工招標程序,預計年底完成建設施工。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改造中將實施雨污分流改造,防止上游污水進入汊東渠,同時計劃新建一批回流裝置和初期雨水調蓄池,通過水循環來保證水體的清潔和活性。經過生態系統的凈化后,汊東渠的水可排入董鋪水庫水塘,作為城市生活用水。
通過本項工程,不僅讓明渠設施的行洪功能得到升級,重淹期由一年提高到了五年,同時結合汊東渠的自然特色,對渠道重新定位,建設43000平方米復合型綠化公園,將汊東渠改造為既滿足上游泄洪需求,又兼具生態景觀功能,讓人、水、景相互交融,成為蜀山區精品生態景觀,推動全市水環境變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