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200家城市商業綜合體已成為大都市重要的綜合消費地、休閑娛樂地、體驗服務地以及文化藝術展示地,對上海經濟發展有著重要貢獻。
昨天,市商務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上海城市商業綜合體發展情況報告(2016-2017)》(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上海共有189個城市商業綜合體,商業建筑總面積1376萬平方米,總從業人員28.5萬人,年客流總量18.7億人次。今年上半年,本市又添10家城市商業綜合體,下半年預計再新開31家,到年底,全市城市商業綜合體將達到230家。
近兩年商業綜合體發展迅猛
城市商業綜合體指以區域為中心、以購物中心為主導,融合了商業零售、餐飲、休閑養生、娛樂、文化、教育等多項城市主要功能活動,面向各類消費人群,提供綜合性服務的大型建筑綜合體。《報告》顯示,近兩年,上海城市商業綜合體發展步入“快車道”:從數量上來看,近兩年增量最多,去年新開業39家。從商業建筑面積來看,近兩年增速也連創新高。去年新增建筑面積27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6%,居歷年來增幅第一;預計今年新增面積將達到360萬平方米,增速將再創新高。從經營指標來看,今年平均客流量和平均出租率指標優于去年。去年,全市商業綜合體平均客流量達991萬人次/個,同比增長5.0%;全市已開業城市商業綜合體總銷售額達1360億元,同比增長16.9%,增幅遠超去年上海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的增幅;預計到今年末,全市230家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銷售額將達到1600億元。
餐飲增幅最高,零售業墊底
城市商業綜合體積極引領新消費。近兩年,上海各大城市商業綜合體內,餐飲、電影院、游樂游藝、KTV、教育培訓等服務商戶數量顯著增加。從業態結構看,零售業繼續保持龍頭地位,但比重持續下降。餐飲和其他服務業比重持續上升,在其他服務業中,電影院占比最高,面積和銷售額占比分別達18.7%和20.9%,教育培訓和游樂游藝分居第二和第三位。從業態增速看,去年餐飲增幅最高,銷售額同比增長29.1%。其他服務業次之,銷售額同比增長21.4%,其中健康養生和教育培訓銷售增幅分別為57.8%和57.6%。零售業增幅墊底,僅增長12.5%。
《報告》也指出,上海城市商業綜合體發展仍面臨挑戰,尤其是在市場供應節奏快、區域發展不均衡、電商網絡購物沖擊、經營同質化競爭等方面,還需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攜手,積極突破“瓶頸”,推動城市商業綜合體進一步創新。
本文來源于上海市政府網站,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