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零售業(yè)人士認為,大賣場已經(jīng)OUT了,現(xiàn)在流行“小而美”的便利店。于是,街邊的便利店一家挨著一家。
大賣場真的落伍了嗎?以大賣場為主營業(yè)態(tài)的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剛剛宣布,中國第一家“瘦身版”沃爾瑪大賣場將于8月3日在武漢開業(yè)。由此可見,電商沖擊下,傳統(tǒng)零售業(yè)態(tài)正悄然改變。
這種“瘦身版”大賣場,并非要“瘦”成便利店,而是面積比傳統(tǒng)大賣場小一半,但仍比便利店大得多。在沃爾瑪內部,他們更愿意稱之為緊湊型大賣場,既不能太大,但又要有一定面積以放得下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大部分商品。
據(jù)了解,沃爾瑪中國的第一家緊湊型大賣場位于武昌區(qū)楊家灣。據(jù)沃爾瑪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家大賣場租賃面積約8000平方米,而傳統(tǒng)的大賣場面積約為1.25萬-1.5萬平方米。面積縮小近一半,商品品類自然也跟著調整。緊湊型大賣場的商品品類約1.5萬個,而傳統(tǒng)大賣場的品類約有2.2萬-2.5萬個。
到底是哪些商品減少了?最主要的是砍掉了大家電。“并不是每個大賣場都需要銷售空調、冰箱等大家電。”沃爾瑪相關負責人說。
也有些商品增加了,特別是食品類。在沃爾瑪傳統(tǒng)大賣場,食品類商品的比例約為40%,而在緊湊型大賣場,食品類商品提高到50%,且進口類食品的比重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沃爾瑪進入中國市場21年來,第一次對其大賣場進行“瘦身”調整。而這種緊湊型大賣場,也將成為未來沃爾瑪在中國布局的一個重要業(yè)態(tài)。
那么,大賣場為什么要“瘦身”?沃爾瑪相關負責人說,這是隨著中國市場消費模式的變化而變的。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80、90后已成為消費主力軍。緊湊型大賣場的主要客戶人群是25-35歲年輕人及有孩家庭,“他們有一定消費能力,且對母嬰產品有剛需。”
沃爾瑪楊家灣店就是要主攻80、90后年輕群體,大幅提高食品類商品占比,同時,在店內設立“寶寶中心”,調整了母嬰用品和兒童玩具的占比和陳列。
但是,問題來了,對于25-35歲年輕人及有孩家庭,他們正是喜歡網(wǎng)購的主力人群,還需要到沃爾瑪大賣場嗎?沃爾瑪中國高級副總裁兼大賣場首席營運官孫義彰認為,無論零售業(yè)如何變化,其本質不會改變——始終是滿足消費者需求。如果說零售業(yè)正在變革,首先要理解消費者需求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孫義彰所指的需求變化,對于緊湊型大賣場來說,就是年輕及有孩家庭的社交與休閑需求——傍晚時分,住在城區(qū)的年輕父母總得帶著小孩去散步或游樂吧,周邊的大賣場可能就是去處之一。
對于大賣場,消費者的另一個“痛點”在于結賬排隊等待時間過長。為此,緊湊型大賣場也給出了解決方案:針對五件以下商品的購物者新設專門通道,以減少排隊時間。另外,該店還將于近期推出無人收銀模式,屆時結賬速度應會更快。
對于緊湊型大賣場,業(yè)界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這或許是未來的零售業(yè)態(tài)之一,也有人不看好,認為是“換湯不換藥”。但不管怎么說,商業(yè)的競爭與創(chuàng)新,最受益的還是消費者。
目前,沃爾瑪已在國內開設400余家大賣場,此類緊湊型賣場將成為未來沃爾瑪在中國布局的重要業(yè)態(tài)。
本文來源于中國商網(wǎng),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lián)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