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最近在臺北開了一家新店,不過跟以往的店鋪不一樣,這更像是一條擺滿“書攤”的書街。
這條街全長近300米,以“排檔”概念打造書店,開放式陳列書籍,設有人文文學、藝術、影音工坊等主題館,也有甜品店、紅豆餅鋪、咖啡館等店鋪。
這是誠品28年來第一次以“書街”形式打造的店鋪,取名“誠品R79”。這條書街其實是連接中山跟雙連這兩個捷運站的地下通道,十年前被改造成了中山書街,是臺北著名的一條平民書街。不過,也由于規劃雜亂,環境昏暗,過去一直淪為“書籍清倉賣場”。今年三月正式關閉,由誠品接手經營。誠品 R79 因鄰近捷運站 R7、R9 出口而得名。
誠品投入了接近 4500 萬臺幣進行空間改造,在改造的過程中,刻意依循原有的街道輪廓,盡可能地保留了中山區、大同區的市井巷尾的街區氛圍。一家接一家的書檔,有助將書本以更開放的方式展示,體驗可能與傳統書店有比較大的不同,書籍的主題分類也更加一目了然。
從中山站走進誠品 R79,會經過 5 間以人文、文學、商業、藝術與生活風格為主題的空間,除了集中于臺灣本地文化,還設有臺語及東南亞語系學習書區,從次文化、有機飲食以致其他的流行話題。這里還會找到坊間少見的獨特書區,例如針對出版社而設的“獨立出版”及“大學出版專區”;還有專門出售二手書的“舊書谷倉”。
這家誠品 R79 的特別之處還在于,不設有暢銷榜來推銷書籍,而是由內部 21 位專職人員自由推薦他們喜歡的好書,書架上還會有介紹這些職員和書本的文字。
誠品 R79 以“地下閱讀豐聚落”作為定位,與街區友善共存也是一大特色。在當地有近 50 年歷史的“日星鑄字行”,以及“一間印刷行”、“PAPERWORK 紙本作業”、“字田.活印盒”等單位,也進駐書街“惜字會社”,定期開設課程,邀讀者體驗活動。書店還設立了“80 黃金年代復古懷舊唱片行”,黃金年代的華語及東西洋巨星黑膠唱片作品也將在此完整呈現。
本文來源于好奇心日報作者樸春蘭,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