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借充電寶是目前比較常見的共享經濟業態。倡導“場地共享”的市集也開始在購物中心流行。
從“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再到現在的“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經濟正在從一個新鮮事物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它的理念也深入到各行各業。也許有的人還沒有注意到,在廣州的各大商場中,共享經濟早已經興起。
引進“共享”,帶來方便有趣的購物體驗
說起共享經濟,如果你只想到以上提及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那就“Out”了。其實在購物中心中,共享經濟遠不止這些,放在公共區域里的果汁機、迷你唱吧、按摩椅,甚至連“市集”都被企業劃入了這個范疇。
南都記者走訪了正佳廣場、太陽新天地、時尚天河、維多利廣場等多家購物中心后發現,共享經濟所呈現的形態可謂豐富多樣。在太陽新天地,消費者可以租借到雨傘、充電寶、嬰兒車、輪椅;在時尚天河,消費者可以用移動支付的方式使用共享按摩椅;在正佳廣場,除了共享充電寶外,共享果汁機、迷你唱吧隨處可見,而共享咖啡機、按摩椅也即將引入。
南都記者看到,這些共享設備非常受歡迎,特別是周末購物高峰期,正佳廣場的果汁機、迷你唱吧使用的人數都非常多。而在時尚天河,為迷你唱吧排隊的現象就更明顯了。
據正佳廣場營銷總監單小亮介紹,引入這些共享經濟業態主要出于三方面的考量。其一,把閑置資源利用起來。集中利用商場內一些空置的場地,以提高綜合利用效率。其二,直接實現經濟收益。與傳統商鋪出租的收益相比,共享經濟雖然收益少,但成本也低,綜合效益還是比較可觀的。其三,吸引客流。每引進一種業態,其實就是引進一個相對應的社群,例如引進迷你唱吧,就能吸引很多喜歡唱歌的年輕人,從而為商場增加人氣。
“市集”興起,場地共享也是大勢所趨
在廣州的各大商場中,還有一種共享經濟形態正在萌芽—那就是“市集”。目前,正佳廣場、太陽新天地、維多利廣場、萬菱匯都推出了市集。按照購物中心的介紹,所謂共享市集就是“拿出場地資源來參與共享的一種方式”。
據悉,正佳的創意市集由來已久,2016年暑期曾推出“共享市集”,2017年又引入了“優薈市集”。據單小亮介紹,今年年初開始,正佳創意市集逐漸分化為兩大類型:一種是常態型市集,以“優薈市集”為代表;另一種則是非常態型即活動型市集,不定期推出各種主題市集,如瘋兔節期間的“瘋兔市集”、暑期檔小丑節期間的“歡樂市集”等。
市集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在其他購物中心同樣備受歡迎。太陽新天地將市集做成了特色的“墟文化”,以其靈活多變、互動體驗性強的特點,作為原有商鋪的補充。凱德廣場·云尚今年也主辦了多場主題市集,如2月的“麻花墟市集”、4月的“泰國旅游局市集”和5月的“后街市集”等。
為什么購物中心開始熱衷推“市集”呢?太陽新天地方面表示,每逢市集舉行,現場都會非常火爆,讓商場人流有明顯的增長。單小亮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對購物中心而言,市集迎合了共享經濟的大勢。購物中心以提供場地的方式參與共享,最大的好處是吸引客流、為顧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購物體驗,讓市民在名牌大牌之外有更多選擇,并且通過市集來帶動社群經濟,打造“市集文化”。而對年輕的創業者而言,市集能夠為他們提供分享、展示與獲益舞臺,降低他們的創業成本,對他們下一步發展起到一個非常大的助推作用。
本文來源于南方都市報,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