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碧桂園在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條上的布局逐漸浮出水面之際,外界對這家公司在規模上急速擴張的戰略邏輯或許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7月13日,碧桂園旗下教育平臺博實樂教育集團對外宣布,將在碧桂園集團推動全球戰略的背景下走出國門,拓展海外教育市場及資源。
博實樂教育于2016年12月注冊于開曼群島,今年1月正式從碧桂園教育集團更名為博實樂教育集團,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教育集團之一,于今年5月中旬在美國紐交所上市。
該公司招股書稱,博實樂旗下擁有包括國際學校、雙語學校和幼兒園共51間學校,都位于碧桂園旗下社區內。但博實樂和碧桂園集團并無股權關系,其第一大股東楊美容,是碧桂園董事局副主席楊惠妍的親戚,持股比例為72.59%,第二大股東為楊惠妍本人,持股比例為20%,博實樂CEO何軍立持股7.41%。
據博實樂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集團教育內容涵蓋幼兒園以及K12全年齡段,在碧桂園社區內拓展的基礎上,試圖向社區外擴張。博實樂教育雖然沒有在碧桂園上市平臺內,但同屬于碧桂園系統,是其向房地產產業鏈下游延伸的業務板塊之一,同家裝業務一樣,在碧桂園產業鏈中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7月8日,在廣州第19屆中國國際建筑貿易博覽會(廣州建博會)上,碧桂園旗下之家裝平臺橙家發布了其“百城搶位”計劃,預計在全國各個城市選出200個加盟合作商,以實現碧桂園家裝業務的快速擴張。
橙家于2015年成立,也是碧桂園向房地產開發下游延伸的一個重要業務板塊。此前一直以直營模式開店,此番開啟加盟模式,顯示該集團在標準化的探索上已經完成階段化研究。
數據顯示,橙家去年的營業額已超過1億。橙家CEO王睿表示,橙家的產品力、運營效率、人才儲備等已經有所積累,是時候將橙家模式復制到全國了。
將業務向家裝板塊的延伸,只是碧桂園近年來在產業多元化方面布局的一個方向。憑借著全國最大的社區規模和客戶流量,碧桂園已悄然在許多領域的卡位。
在中國房地產行業內已然形成某種共識,市場已經逐步由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時代,未來的業務增長點將在存量市場中爆發,一是二手房交易,二是構建在物業管理基礎上的社區O2O。
此前,萬科、融創等公司入股鏈家,被視作搶占二手房市場的重要信號,而萬科、雅居樂等旗下物業公司在全國范圍內的大肆并購,則是企業搶奪客戶資源卡位社區服務的關鍵。
就碧桂園而言,其自身規模和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升,在一定層面上也是為其將來拓展產業鏈條上的新業務而鋪路。早在兩年前,該集團便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產業鏈”的多元化戰略布局。
在這一戰略定位中,客戶數量無疑是重中之重,因此,戰略的提出也伴隨著碧桂園在房地產開發市場上的跑馬圈地。2012-2016年,碧桂園合同銷售金額從492億增長至3088億,復合增長率高達58.28%。
2017年,該集團新近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連同其合營公司和聯營公司,共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2889.1億元;合同銷售建筑面積約3226萬平方米。其中,碧桂園權益所有人應占的合同銷售金額及合同銷售建筑面積分別約為人民幣2086.4億元及2407萬平方米。
憑借著半年接近3000億的合同銷售額,碧桂園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今年的有可能突破6000億。
截至去年末的數據顯示,該集團在全國合計擁有項目總數728個,其中中國國內722個,位于中國的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85個地級市,總計覆蓋456個區/縣。
巨大的社區資源基礎,讓碧桂園物業服務公司的經營前景成為資本市場上極好的故事題材。截至7月初的信息顯示,碧桂園物業在證監會披露的IPO企業排名中的審核狀態為“已反饋”,排名為44名。這意味著,這個全國極大規模的物業管理公司登陸A股市場已不會太遠。
另外有消息顯示,碧桂園還試圖分拆旗下酒店板塊進行單獨的資本運作。可以預見,這家已經搶占了大量客戶資源的復合地產集團,已經做好了客戶資源“二度挖掘”的充分準備。
本文來源于第一財經APP,作者張歆晨,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