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国产女主播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人乱码中文字幕|www.hz-victory.com

`
行業新聞

醫養融合且看“羅湖樣本”

來源:網絡       作者:網絡       時間:2017-06-30
核心提示:作為目前深圳唯一的全國“老齡健康服務能力建設示范區”試點,羅湖“醫養融合”上率先起步,利用現有的醫療資源,與深圳的養老服務體系相結合,搭建醫養護一體化的立體服務體系,滿足老人們“個性化”的養老需求。今年深圳將全市推廣醫養融合“羅湖模式”。



  醫護人員為老人做康復訓練

  公立醫院入駐福利院

  深圳被列為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根據相關規劃,深圳到2020年將力爭實現醫療機構對所有養老機構醫療衛生服務的全覆蓋。作為目前深圳唯一的全國“老齡健康服務能力建設示范區”試點,羅湖“醫養融合”上率先起步,利用現有的醫療資源,與深圳的養老服務體系相結合,搭建醫養護一體化的立體服務體系,滿足老人們“個性化”的養老需求。今年深圳將全市推廣醫養融合“羅湖模式”。記者采訪中獲悉,這與羅湖醫改模式的深入及行政壁壘的逐漸破冰不無關系。

  公立醫院入駐福利院

  就在近日,位于羅湖區福利中心的羅湖區醫養融合老年病專科醫院根據老年人的需求開設了藥師門診。三年前,醫院成立了全國首家以福利院中心養老老人服務為主的老年病專科醫院,這是羅湖在機構養老方面做出了創新。

  據介紹,目前醫院有82張床位,現有醫護人員55人,為中心入住的700多位老人提供健康管理、風險評估、定期巡查及醫療服務,同時提供羅湖區老人短期入住、康復、上門護理等服務。為了加強服務,羅湖醫院集團選派了老年病、心理、營養、護理等25名與老年病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充實到醫養融合醫院中來。

  而進行老年性癡呆照護的老年性認知障礙診療養護中心是該院的一大特色。該院老年癡呆診療養護中心目前主要進行的是對老人進行人文關懷,并干預減緩病情發展,并且進行探索是否有預防的可能。

  社區養老有三種模式

  作為深圳的老城區,羅湖區老年人基數相對較大。養老院里看不了病,醫院里養不了老,這個問題如何解決?目前羅湖的養老服務是從滿足基本醫療、基本養老需求向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風險防范轉變。羅湖區已基本建成以居家養老、家庭病床為基礎,以日間照料中心社區養老為依托,以醫養融合老年病醫院和福利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醫養護一體化服務體系。目前羅湖的社區養老有多種模式。

  羅湖醫改提供重要支撐

  其實無論是社區養老還是居家養老模式,社康中心及家庭醫生簽約團隊起到重要作用。記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羅湖區共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對象401617人,其中 65 歲以上老人 33864 人,建立家庭病床832床次,提供服務 20821 床次服務。家庭病床全部獲得醫保記賬定點資格,進一步減輕居家病患的負擔。

  羅湖醫院集團孫喜琢院長介紹,今年計劃新招全科醫生100名,新招30名公衛醫生,30名全科護士。

  而羅湖區的醫養護一體化就是建立在羅湖醫院集團改革的基礎上,以建立醫保費用“總額管理、結余獎勵”機制為核心,以做實做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努力構建區域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從“以醫院為重點”向“以基層為重點”的改變,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在他看來,無論是推廣家庭醫生團隊還是醫養融合均是為了市民服務。社區老人一般首次隨訪是社康中心的家庭醫生完成評估并建立檔案。“有些老人失眠等一些慢性病癥狀,與本人情緒變化有關,經常會涉及家庭關系。熟悉的家庭醫生會及時了解并有助于綜合對癥下藥。” 羅湖區醫養融合老年病專科醫院院長邱傳旭說,“如果老人如果需要轉診會診或者養老服務,就會轉到羅湖區醫養融合老年病專科醫院。進行羅湖醫院集團改革后,各種資源有效整合,也提高了服務效率。”

  目前羅湖形成了社康中心-老年病專科醫院-集團綜合醫院有效的分級診療體系。將分散的“醫療”和“養老”資源結合起來,提供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營養、心理等一體化服務,完善了包括體檢、預防接種、風險評估、慢病管理、藥事管理、上門照護、家庭病床、日間照料、短期托養、機構養老、康復保健、醫療支持等在內的全方位服務鏈,使老人們在養老的同時能得到個性化醫療和規范的健康管理服務。

  突破行政壁壘是關鍵

  羅湖區衛計局副局長劉嶺表示,羅湖區醫養融合來之不易,突破行政壁壘起到關鍵作用。“兩年前開展社區養老服務,以前敲門老人不開門,打電話也不接聽,現在比以前好多了。” 邱傳旭告訴記者。

  羅湖區擬打破衛生計生部門和醫院孤軍奮戰的現狀,將健康管理融入政府政策。在本月16日舉行的區健康促進暨家庭醫生簽約現場會上,羅湖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守睿表示將在全區推廣東門街道辦事處與東門社康中心“雙掛職”做法,即街道辦事處民生事務部副主任掛職社康中心副主任,社康中心主任掛職民生事務部副主任或社區工作站或居委會副主任(或委員),能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今年年底,健康宣傳欄的普及率、居民家庭醫生簽約率、居民健康素養提升指標將進行雙考核,既考核社康中心,也要考核街道和社區工作站。”王守睿說。

  就在現場會上,羅湖也透露擬將全區1301名網格員和計生專干培養為健康促進員,參與到家庭醫生團隊中,擔任居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的使命,此舉也走在全國前列。而為老年人開展健康促進是他們工作的重點。據了解,區租賃局和街道辦事處擬將全區1135名網格員和166名計生專干工作重新梳理,將健康知識培訓和居民健康信息收集納進網格員和計生專干工作目標中,將網格員和計生專干培養成健康促進員,計生專干兼職健康專干,就近編入社康中心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中。

  羅湖區衛計局副局長劉嶺表示,羅湖醫養今后還將向七個方面努力:完善醫養融合的頂層設計;加強養老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完善醫養融合的地方標準;新建的羅湖區中醫院擬規劃800個床位的公立養老院;合作開發養老保險的項目標準。

  第一種模式:社康中心和日照中心合作提供醫療服務,特點在于前者可利用醫療、設備和技術優勢為日間中心老人提供便捷的醫療康復服務。目前,羅湖區3家日間照料中心與附近社康中心進行了合作。

  第二種模式:醫院直接舉辦“公辦公營”日照中心。由羅湖區人民醫院直接承辦的翠寧日照中心,由全科醫生、資深護理人員、社工、康復師組成服務團隊,為居民提供醫療、護理、康復訓練、生活護理等綜合性養老服務。老人可選擇晨送晚接的日間照料服務,也可以選擇營養餐飲、康復理療、上門照料等單項服務。

  第三種模式是社會出資建設一體化醫養融合服務機構。作為深圳有代表性的城中村,黃貝嶺村中75歲以上的老人數量也已過百。黃貝嶺的村股份公司自籌資金兩千多萬元在村里建起了醫養融合服務中心,設置了社康中心、老人日間照料中心、失智失能老人病房、親情公寓等。服務中心從籌建之初就打破了民政養老與衛生醫療資源之間的障礙。

  除了社區養老,在居家養老依托各社康中心,羅湖區為社區失能老年人在家中開設社區家庭病床,為他們提供醫療護理、康復醫療和臨終關懷服務。



文章、圖片來源于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鮑文娟,通訊員陳晨、彭碧銀、程芙蓉,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謝謝!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